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曹伯炎:守护好黄土地上的艺术瑰宝
    ● 嘉宾曹伯炎

  主持人折莉娜: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一把三弦、一副甩板,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与风情。陕北说书,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犹如黄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陕北人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今天,我们有幸约到陕北说书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协陕北说书艺委会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延安市文联副主席、延安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曹伯炎,给我们讲诉他与这一艺术形式背后的故事与坚守。
  折莉娜: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陕北说书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
  曹伯炎:陕北说书是以唱代说,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三人或多人演奏,有单口书、对口书、群口书、说书剧、说书表演唱。陕北说书独特的魅力体现在不用复杂的舞台设备,大小场合可随时唱,歌词与时俱进、快捷方便,而且可以即兴演唱、通俗易懂、互动性强。表演时艺人会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和氛围,灵活调整内容和节奏,还会与观众进行问答、调侃等互动,使观众深度参与到表演中,增强了演出的趣味性和现场感。
  折莉娜:您是如何与陕北说书结缘,并让您的儿子也踏上传承之路的呢?
  曹伯炎:我从小喜爱陕北说书,参加工作后专业从事大三弦演奏,第一次参加了曲艺调演获了奖。儿子能子承父业,应该是受到家族的影响吧。在文化背景方面,陕北说书的许多曲目蕴含着丰富的陕北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如陕北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若对这些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难以理解和传达出曲目的深层内涵。在情感表达方面,陕北说书是情感的载体,要准确表达出曲目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学习者需深入体会陕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将自己融入故事和角色中。我们家族有这样的文化,孩子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所以走上了传承之路。
  折莉娜:《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一段陕北说书音乐爆火“出圈”,您对这样的创新方式有什么看法?
  曹伯炎:
陕北说书为游戏注入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陕北说书独特的唱腔与节奏,讲述着这片黄土地上的古老故事,为游戏增添了别样的烟火气。当陕北说书的旋律在游戏中响起,仿佛能看到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纵横,感受到陕北人民的质朴与豪爽。它与游戏中的神话元素相互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玩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
   折莉娜:对于陕北说书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展望?
  曹伯炎:我希望陕北说书能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在艺术传承、人才培养方面。也盼着社会各界能多关注,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门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最重要的是,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陕北说书,加入传承的队伍里,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永远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