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资超市 地面,身着白色衬衣的操控员轻点“一键启动”按钮,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启智能化、无人化采煤模式。
地下,采煤机收到指令,依据三维地质模型规划开始自主割煤,带齿的巨轮上下翻滚,坚硬的煤层像面包片一样被削落。
…………
初春的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一片繁忙景象。该矿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量与提质并举、效率与效益并行,在提质提效、营销创效、成本管控上下功夫,以硬核举措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提升矿井的经济运行质量稳步向好。
聚焦提质提效,加快创新赋能 第三代智能采煤系统让生产效率提升了30%,每年可多生产煤炭90万吨,月掘进进尺从300米提高到680米,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79亿元——这是一号煤矿总经理焦稳锋心里的一本账。
由“智”提“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赋能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一号煤矿坚持用好创新这把“钥匙”,通过科技创新积累、生产方式迭代等举措,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经营提效的“含金量”。
两年来,一号煤矿瞄准系统最优、环节最简、稳定可靠、智能高效的目标,投资9.5亿元,倾力打造集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安全可靠的智能化成套设备,为煤矿全链条智能化建设提供保障。
“数智赋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与2023年相比,岗位减少用工202人,综采工作面人工工效从112吨/工到现在的141吨/工,年节约人工成本5000万元。”谈到在智能化条件下降本降耗,焦稳锋一脸自豪。
对于煤矿来说,除了采煤,掘进专业也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智能掘进效率,该矿研发应用“掘锚一体机+锚运转载机+桥式转载机+自移机尾+履带运输车”的成套智能快速掘进装备,实现半煤岩巷道的全断面一次成型快速掘进。
“以前的综掘机,掘进日进尺8米左右。自从上了这套智能快掘系统,每天的日进尺在29米以上,每个班从18人减少到现在5人,月进尺从300米提高到680米。”说起有着“煤海蛟龙”之称的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掘进四队队长成飞意气风发,眼睛里透着光。
把握市场脉搏,舞活营销龙头
早上8点,走进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谭飞打开电脑,登录智能管控云平台智慧经营管理系统,通过经营销售网数据接入,对矿井销售库存、排水用电、煤炭价格行情进行查看。
一号煤矿生产的“黄灵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特点,是优质的配焦煤,但“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时代走势,把产品优势变现为直接的经济价值,一矿人从未停止思考与探索。
一号煤矿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持续完善智能管控云平台保障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加速推进全系统融合、全方位调度、全智能管控的现代化矿井。
“智能管控云平台全面整合财务、成本、物资供应、煤炭运销等企业各类信息资源,对当日产出、材料消耗、销量、收入、日毛利润等指标数据,准确、快捷的在线统计分析管理,使分散的管理模式升级为立体化、透明化。”谭飞说道。
该平台通过经营销售网数据接入,对煤矿相关生产计划、物资统配、配煤、经营的管理、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为矿井管理层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及时制定适应当前形势的生产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矿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智能管控云平台智慧经营管理系统助力矿山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2024年,我们依靠平台,加强‘采运洗’全过程煤质管理,采取工作面‘薄厚’搭配开采、分时段分品质入仓的方式,商品混煤发热量由5580大卡提升至6000大卡以上,矿井增收894万元。”一号煤矿营销部部长孙俊平说道。
强化物资管理,力促降本增效
“以前可能要花费三五天办成的事,现在只需几分钟。”“这边刚刚下单,就收到那边接受订单的消息了。”搭上物资超市信息平台采购“快车”,大大降低内部市场循环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基建工作的基础性保障,一号煤矿不断推进物资管理信息化延伸优化和覆盖,升级物资管理网络平台,优化物资采供管理平台系统(SAP信息系统),完善操作流程,建立起集物资收发、结算和库存查询于一体的岗位价值核算系统,使矿井各区队随时掌握区队当天消耗的材料情况,完成日清日结工作。
一号煤矿打造物资采供管理信息化平台,先后建成集采计划审批、无编码计划审批以及物资超市领料模块,涵盖各类物资19余万种,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人为审批的烦琐,在该平台建立不同物资审核流程,实现分计划类型、分资金来源、分专业审核,实现“一站式采购”和“一键领料”。
从“跑断腿”的线下匹配到“5G冲浪”线上平台操作,物资采供管理信息化平台不仅实现效率的飞跃,还切断人为干预的渠道,更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释放出线上平台采购的巨大效能,2024年该矿严格规范物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9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