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宾张嘉蕙 主持人白一玉:在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中,服饰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历来被人们普遍关注。几千年来,服饰文化也逐渐自然演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尤其是汉服,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与日俱增,穿汉服成为着装的新风潮。
主持人白杨:是的,最近春暖花开,我看到大街上、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穿着汉服的人,格外惹人注目,与当下主流衣着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期《Hey大学生来了》邀请到延安大学校园广播台台长张嘉蕙同学,来和大家聊聊汉服那些事。
白杨:当代年轻人为什么热衷汉服?
张嘉蕙: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穿上汉服,做上各种造型超级仙,很美,就像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是一位羽衣飘飘的古代仙女。有些同学通过对汉服的喜欢,会衍生出对很多传统文化礼仪知识,比如从雅集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在射艺、陶艺、乐器、手工及武术、短兵等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些高校还会为此开设日常小组,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相关技艺,并组织科普,对学习的要求较高,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社员进行对应的纪念活动,以加深对节日内涵的理解。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还有一个吸引他们的点就是组织拍照、筹备晚会、排练节目,这一系列的方式会给他们的大学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记和回忆,包括印制宣传单页等宣传汉服及汉文化的活动,扩大汉服及汉文化的影响。
白一玉:嘉蕙说得很全面,相信同学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到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服装和头饰。比如先秦时的曲裾,秦汉时的直裾绕襟袍,魏晋时的裤褶服,隋唐的圆领袍衫、齐胸襦裙,宋明的道袍、袄裙等,都是汉服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汉服在宽大飘逸、灵动脱俗的基本风格之下,演绎出数百种款式,既涵盖汉文化体系的自然更替,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风格,是汉家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体现。
张嘉蕙: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高中运动会上,我首次身着汉服走方阵,面对繁复的衣饰,我当时就萌生了要学会穿汉服的想法,上了大学以后,我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做了很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情,也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去传承。很多人从来没有穿过汉服,我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不管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当你衣着飘飘、裙摆飞扬的时候,你会感觉远离凡尘、与古人对话,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
白杨:嘉蕙说得非常好,汉服的回归,所肩负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使命不仅仅是被视为某些“复古”场合下的衣着打扮。否则,长此以往会造成许多国人无法辨识汉服。
张嘉蕙:是的,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将自身“勇于尝试”的特点着力于服装上,通过穿戴汉服并正常出没于街头巷尾,既张扬了青春的个性,更对传统服饰、传统文化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穿汉服的意义,绝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穿衣自由上,而是对我国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的尊重。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群体已经在勇敢实践,以“穿汉服、习汉礼”的方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全社会应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和氛围来肯定我们大学生的这份对传播传统文化精神。
白一玉:嘉蕙说得没错。时至今日,随着民族复兴,国人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除了传统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到现在的汉服、礼仪等,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通过年轻人发扬光大,掀起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国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