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培养的时代浪潮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在新的舞台上书写别样的奋斗篇章。延长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刘丹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自2024年3月奔赴宜兴市投资促进中心挂职副主任以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历经一年的深耕细作,不仅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蜕变,更为家乡延长县的高质量发展带回了宝贵经验。
从“执行者”到“操盘手”
“参与挂职是组织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信任,更是我跳出县域视野、接触先进理念的重要契机。”怀揣着组织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刘丹毅然踏上了前往宜兴的挂职之旅。彼时,面对招商引资这一全新领域,刘丹几近一无所知,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将困难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在宜兴的每一天,刘丹都争分夺秒汲取知识。晨光熹微时,宜兴市投资促进中心的办公室里,刘丹已经坐在办公桌前,拿着当地最新的党政机关文件,一边阅读,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要点与思考。与此同时,网页上当地媒体对经济发展的报道也吸引着他的目光。刘丹不断反思自己以往在延长县开展工作时的思路和方法,深刻认识到只有取人之长,才能找到推动家乡发展的新路径。
在宜兴的一年,是刘丹不断学习与成长的一年,也让他完成了从“执行者”向“操盘手”的思维转变。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刘丹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主动学习宜兴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为了全面了解当地发展情况,他的脚步遍布宜兴的大街小巷、产业园区。每到一处,他都会掏出小本子,详细记录当地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对照延安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思考。
在一次次项目对接中,刘丹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资源整合、政企沟通的技巧。宜兴市“专业团队+定制服务”的招商服务模式,让他印象极为深刻。“在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帮助企业提前介入相关审批手续,节省大量时间成本,还主动为企业对接本地供应链资源,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这种“不是招商结束就结束,而是服务贯穿全周期”的理念,让刘丹深刻理解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内涵。
宜兴全市上下浓厚的招商氛围也深深触动了刘丹。“在这里,‘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深入人心,不仅招商部门全力以赴,就连妇联等单位也深度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合力。”这种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工作效率,让刘丹看到了招商工作的无限潜力。
此外,宜兴市招商工作中的渠道建设,尤其是基金招商的成功经验,也让刘丹眼前一亮。“在拜访基金公司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洽谈都能获取与宜兴产业契合的项目信息,为后续的项目推进奠定了基础。所以用好基金招商,做好渠道建设是招商工作中‘一石二鸟’的有效手段。”刘丹说,这为他打开了招商工作的新思路。
“联姻”宜延硕果丰
在不断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刘丹协助同事们成立了“宜延之家”延长县驻宜兴市联络站。作为延长县在宜兴市招商引资的“互动窗”,众多客商在这里深入了解延长县的投资环境;是挂职干部交流学习的“取经地”,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更是宜延两地群众交流的“连心桥”,传递着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还是延长特色产品展示的“宣传所”,陕北的特产吸引了众多当地市民的目光。
与此同时,刘丹还积极参与宜兴市“深耕上海”招商合作大会、金秋经贸洽谈会,广泛向无锡市的各级领导、政府部门,特别是企业,宣传延安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延安精神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介绍可与延安对接的企业和项目,使宜兴市的干部群众和企业人士增进了对延安的了解。在他的努力下,有4户客商初步形成拓展西部市场、投资开办企业的意向,其中,延长县政府与江苏尔漫照明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及营业执照办理。
不仅如此,刘丹还充当起两地合作的“纽带”,推动宜兴市人社局与延长县人社局签订就业合作框架协议,搭建人才交流与就业合作平台,优化两地人力资源配置;促成延长县人民政府与江苏国信协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宜兴延长盐碱地改良试点示范项目框架协议》,为改善当地土地资源状况带来希望,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使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延长县发展改革科技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延长县文旅产业发展。
为推动延安干部学习宜兴先进经验,刘丹精心保障延长县3批870人次党政代表团赴宜兴考察,协助延安19批党政代表团赴无锡调研。每次考察,他都提前规划、详尽讲解。围绕延安市13条产业链及招商重点,结合延长县农产品深加工和伴生气产业延链补链需求,刘丹走访20余家企业,调研各地产业园,撰写调研报告,剖析经验与思路,为延安高质量招商引资、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让“延安制造”走向广阔市场
挂职期满,刘丹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乡延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将宜兴经验转化为延长发展动力的重要使命。结合延长的资源禀赋,刘丹制定了清晰的工作规划,决心从多个方面推动家乡的发展。
在项目策划方面,刘丹将宜兴的“精准招商”“产业链思维”与延长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加工、能源化工等领域策划项目。“依托延长的资源禀赋,通过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刘丹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延安制造”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深化两地协作是刘丹工作的重点之一。依托“宜延之家”联络站,他将持续推动两地人才互访和技能培训,促进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同时,积极对接长三角企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延安,为延长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关键。刘丹将借鉴宜兴市“专业化+店小二”的服务模式,探索“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只有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推动延长高质量发展。”刘丹说,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更好地宣传延安、推介延安,为延安城市旅游、特产销售、招商引资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