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7日
黄土地上壶韵悠长
——紫砂产业奏响延长乡村振兴乐章
    ● 学员在制作紫砂壶
  通讯员 李浩楠 苏乐
  山河相隔千里,协作情牵一线。
  近年来,江苏宜兴市与延长县这对“东西部协作CP”,以紫砂为媒,探索出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创新模式。2021年,两地共建的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落地延长,将宜兴的“富贵土”与黄土高原的劳动力深度融合,让传统紫砂技艺在西北大地焕发新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造血引擎”。
  3月24日,走进工场直播间,学员兼主播王霞正举着一个精致的紫砂壶,向观众讲解泥料特性和制作工艺。
  “每晚直播2小时,销售额少则千元、多则破万。”王霞笑着说。自2022年6月开播以来,线上销售为工场打开了新销路,更让“延长紫砂”走进全国壶友视野。
  直播所带来的,远不止销量上的增长,而是让每一位学员的钱包鼓了起来。镜头外,学员黄明改正埋头雕琢壶身花纹。四年前,她还是家庭主妇,如今已能独立制作精品紫砂壶,月收入超5000元。
  “家门口学手艺,既能顾家又能增收,日子越过越踏实。”黄明改轻抚壶身,笑容里透着自豪。
  四年来,延长县以“扩销增收”为目标,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线下,延安宝塔山脚下的“百年利永紫砂汇”门店客流如织;线上,直播带货与电商平台双管齐下,让紫砂壶从黄土高原飞入千家万户。宜兴市则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先后邀请省级大师、高级工艺师来延长,讲授紫砂文化、制作技巧,以文化赋能、数字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30多名成熟工手,200余人参与培训,月收入基本上保持在四五千元,最高破万元。”工场总经理贾海刚用数据展示成果。
  紫砂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延长县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积极携手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双方携手,致力于培育一批充满潜力、朝气蓬勃的紫砂“新生军”,为紫砂行业输送年轻且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为持续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据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德育主任武智介绍,目前,学校紫砂社团吸收了23名学员。“每天晚上,工场学员都会一对一进行悉心指导,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紫砂壶制作技艺,通过系统培训,学员们不仅提升职业技能,还成为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让传统紫砂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武智说。
  “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工艺技术,还理解了这门艺术的文化内涵,我希望能够将这门技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学生曹佳毅捧着未完工的壶坯,眼神坚定,“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我想把现代设计融入紫砂壶,让老手艺‘潮’起来!”
  工厂学员吴凡则化身“校园导师”,带同学们体验紫砂制作:“当孩子们亲手把泥巴变成艺术品时,文化传承的种子就种下了。”
  “协作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宜兴对口帮扶联络组成员马晓锋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产业协作、消费帮扶和人才共育,推动紫砂与延安红色文化融合,打造“锡延协作”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