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倪小红
健康的身体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始终将职工的健康福祉放在首位,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推进“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通过运动赋能、心理护航、膳食优化三大行动,为职工打造健康“加油站”,用科学管理为职工幸福指数校准刻度,让身体轻装上阵,让幸福持续满格,为矿井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汗”洒健身房,“潮运动”成新风尚
3月16日晚7时,尽管春寒料峭,但一号煤矿健身房却升腾着火热的健身气息。职工们在动感单车和跑步机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
为了激发职工的运动热情,让职工主动走进健身房,该矿找到体重管理正确的“打开方式”,开展争做“健康达人”的活动,通过专业设备记录职工的运动数据,包括运动时长、消耗的卡路里等,综合评估职工的运动表现,为那些坚持规律运动、在健身过程中取得显著进步的职工奖励实用的运动装备。
“一年前,一份标红的体检报告敲响了健康警钟,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等一些慢性疾病‘接踵而至’,身体也亮起了‘红灯’。”企划部副部长郭康营原本体型偏胖,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在参与“健康达人”活动后,他从最初只能在跑步机上跑几分钟,到如今能轻松完成10公里慢跑。体重减重了5公斤,身体“健”入佳境。
“感谢矿上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健身条件和激励政策,现在我体重减了,我50+的人,和单位30岁的小伙子一同慢跑5公里,我和他不分伯仲,身体越来越棒,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儿了,运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季度“健康达人”评选中,郭康营戴着“一矿健康达人”的奖牌,手捧奖品安踏运动鞋激动地说道。
在“健康达人”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职工主动加入健身队伍中,在职工健身房参与运动的职工越来越多,打乒乓球、跑步、瑜伽、有氧操、撸铁……全员运动健身浓厚氛围正逐渐形成。
心灵“加油站”,释放压力促和谐
好心情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好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为了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中,一号煤矿高标准建成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矿区内打造了一处温馨的心灵栖息地,为广大矿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帮助职工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调适技能。
该矿引进多功能健康一体机,安装大型电动按摩椅、哇屋唱吧机,应用了心理健康自助管理系统、心理音乐自助减压系统,为职工提供疏导心理、释放情绪、解开思想疙瘩的场所,尽情释放职工工作和生活压力,改善职工紧张、疲劳、身体疼痛及多种不良状态,减少职工生活和工作中的“怒气”“怨气”,增强职工身心健康、提升工作热情,促进矿井和谐发展。
“每次在声波按摩椅上听着减压音乐,就像经历一次心灵矿泉浴。”生产技术部职工石新禹在工作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他都会来到这个心灵“加油站”,坐在按摩椅上,享受着舒缓的按摩,放松紧绷的肌肉;戴上耳机,沉浸在心理音乐自助减压系统播放的轻柔音乐中,让思绪平静下来;或是走进哇屋唱吧机,尽情高歌,将心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尽情释放。“这里就像我的秘密基地,在这里我能重新找回自己,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石新禹说道。
做优“食”事,提升“舌尖上的幸福”
在一号煤矿职工餐厅里,负责人廉艳玲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职工建议:“红烧肉再多炖半小时”“青菜能不能少放油”……适逢企业推行“健康体重管理年”,如何让井下工人与办公室人员都能吃上“营养健康,好吃又减脂”的饭菜,成为她最头疼的难题。
“职工餐厅是守护职工健康的前沿阵地。井下矿工兄弟日均热量消耗超4000大卡,需要高热量,但营养均衡同样重要。办公室职工的日均热量消耗2000大卡,坐班族追求低糖、低脂、少盐、低卡,可也不能清汤寡水。”廉艳玲开启了“味觉调研”。
该矿职工餐厅在食材选择和烹饪方式上花足了心思。在食材采购上,严格把关,优先选择新鲜、无污染、营养丰富的食材。在菜品制作过程中,厨师们结合西北地区饮食习惯,严格遵循“三减三健”原则,减少盐、油、糖的使用,精心打造出“能量窗”与“健康窗”双线供餐模式。在保持职工们最爱传统美食的同时增加黑米杂粮糕、南瓜粥、蘸汁菠菜饼、莜面坨坨等粗粮搭配,创新研发少油版的鱼香肉丝,橄榄油拌时蔬,杂粮饭搭配菌菇汤等,确保每餐都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供应,最大限度满足员工“味蕾”需求,提升员工“舌尖上的幸福”。
“现在红烧肉用山楂解腻,鸡胸肉居然能做得这么嫩!”“现在食堂的饭菜不仅好吃,还健康,每天都能吃得开开心心。”井下一线工人郭锋和办公室文员赵萌在意见簿上不约而同给出五星好评。
从体重管理到健康赋能,从个体关怀到组织变革,一号煤矿不仅彰显了矿企的人文关怀温度,更为矿井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一号煤矿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职工健康管理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让每位职工都能在健康、幸福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