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7日
以安为基 智领未来
——黄陵矿业二号煤矿顺利通过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五星评审
  通讯员 赵鹏 张仕昕
  顺利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现场抽查验收、三号风井主通风机成功运行、瓦斯抽采单孔深度突破1365m,实现安全生产“零目标”……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紧盯安全生产不放松,不断提升管理质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3月14日,该矿顺利通过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五星评审,标志着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从“经验管理”到“体系管控”的跨越
  安全之基,始于标准。面对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系统庞大的挑战,该矿深度融合“四治理一优化+AI+NOSA”管理体系,创新构建“12357”安健环管理模式,修订《风险管理系统丛书》、编制《岗位风险管控“掌中宝”》等标准化文件,建立“四级风险”管控台账并实施月计划督导,动态跟踪重大风险与元素落地,不断优化井下AI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建成监测点211处、246个智能场景,实现井下盘区全覆盖,推动矿井由“人管”向“智管”升级。
  该矿围绕安全生产“零目标”,积极健全双重预防机制,扎实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三违”发生率逐年下降。同时,以“个性化定制”为核心,累计设置10000余块风险管控牌板、发放4500余张岗位风险告知卡及“明白卡”,完善300余项职工不安全行为标准,并创新实施“1+4+N”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岗位“23110”工作法、高危作业“四步走”风险辨识法等21项实践,实现风险管控全链条覆盖,为矿井安全管理树立行业标杆。
  翻开《二号煤矿NOSA元素管理手册》,77个元素包、547条风险清单清晰标注着管控措施。近年来,该矿累计修订制度标准218项,开展专项培训143场次,全员风险辨识率从78%提升至98%,隐患整改闭环率100%,为安全生产筑牢根基。
  从“人防人控”到“智防智控”的突破
  “温度32℃、振动幅度0.08毫米,设备运行正常。”在该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AI巡检机器人传回的实时数据在三维数字孪生平台上跳动。
  在二号煤矿,“科技”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关键词。面对井下点多面广、动态风险复杂的挑战,该矿以“智”破局,投入建成智能风险管控平台,部署246台AI智能摄像机,开发10类37种违规行为识别模型,实现“智能预警、实时抓拍、语音警示、设备闭锁”四位一体管控。系统上线以来,“三违”人次同比下降27.3%。
  佩戴好智慧手表、智能矿灯、智能防爆手机.......随后通过井口安装的智能闸机门禁系统进行人脸识别、酒精检测,对入井前身体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测,现如今的二号煤矿,实现了职工入井从“人防”到“技防”的科技转变。
  在井下工作时,职工佩戴智能AR眼镜,即可通过人机交互实时感知环境风险,接收作业流程指引,系统将虚拟场景与井下现实无缝融合,精准预判违章作业、设备异常等隐患,并自动生成动态管控闭环。2024年,通过AI智能风险管控系统累计处理“三违”32起,轻伤以上事故实现零发生。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蝶变
  拍摄安全抖音视频、安全宣誓、观看事故教育警示片、发放安全手册……该矿不断强化安全教育,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双素质提升、岗位练兵等活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全员素质,拧紧职工思想“安全阀”。
  为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该矿不断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现场、岗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监管不留盲点、责任不留空白,切实提升职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该矿以“三大标准”为引领,通过分专业、分层级、分岗位的精准培训,累计开展专项培训7场,覆盖1800余人次。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人人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将标准化理念融入日常作业的每一环节。
  此外,该矿将风险辨识、规范操作等纳入班组考核,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激发基层自主管理活力,职工安全理念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