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我市将新建、改扩建暖“新”驿站15个——
让温暖可感可及
记者 李星棋 实习记者 秦政旺
  今年两会,延安票决出2025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其中之一是“聚焦网约快递员、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就餐难、休息难、充电难’问题,全市新建、改扩建暖‘新’驿站15个,优化提升新就业群体从业环境。”(以下简称“暖‘新’驿站”)
  暖“新”驿站该怎么建?新就业群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
  暖心“加油站”,让奔波者安放疲惫身心
  3月19日,在“特来电延安向阳沟”充电站,网约车司机刘强给车充上电后,准备在车内休息一会儿。
  得知延安将要建设暖“新”驿站,刘强心里充满期待:“能有个温暖舒心的地方休息,我们当然非常期待。”
  刘强开网约车3年来,每天早上6点就从家里出发,没有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到凌晨12点以后才收车。
  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刘强常常利用充电时间在车上凑合休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还有不少网约车司机也都采取刘强这样的休息办法,但这样时间久了,常常感到脖子困、腰疼。“长久来看对身体肯定不好,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刘强说。
  记者见到外卖员何铁军时,他正靠在中心街的一条长椅上休息。在他看来,虽然不舒服,但也能缓解一下疲劳。
  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能够让人更好地为身体“充电”,而吃喝问题则是饱含能量的“巧克力棒”,可以让人以“满格”状态参与到各项社会服务中。
  “开网约车赶时间,平时吃饭都是随便对付,能填饱肚子就行。”刘强希望,暖“新”驿站建成后,能有物美价廉的餐食,关键要快,不耽误干活。
  外卖员陈志强表示,喝水也是个麻烦事,虽然自己带了保温杯,但喝完了就没处接水。所以除了和刘强一样希望有餐食外,最重要的就是热水。
  “在外面喝热水不方便,着急了只能喝凉水,时间久了胃也出了毛病,特别容易胃疼胃胀,更别说跑车了。”说起工作中的难处,刘强无奈地摇了摇头。
  此外,何铁军说自己常在车上备着一包湿巾。“有些犄角旮旯的厕所设施不完善,上完厕所洗手都不方便。”他说,外卖员老接触饭食包装袋,更得讲卫生。
  “其实我们在外工作,没有特别的要求,就是希望吃、喝、拉、撒等问题能解决得更容易些,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工作起来也更加舒心畅快,更好地为城市提供服务。”刘强、何铁军、陈志强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希望暖“新”驿站成为他们安放疲惫身心的温暖“加油站”。
   破题停车补能之困,畅通城市“微循环”
  受地形限制,延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成为群众反映极其强烈的老大难问题,也给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带来不便。
  “高峰期,万达广场、二道街都不敢去,堵得拉不了几个人,跑一单得花好几单的时间。”网约车司机张师傅说,有一次自己从延大新校区拉一个学生去火车站,用了一个多小时。
  不只是网约车司机。“饭点正是堵车高峰期,机动车道太堵走不了,就得走人行道或偏僻小道。”陈志强坦言,外卖员并非不知道其中存在的危险,但外卖超时就会被扣钱,而且时间太久饭也冷了,顾客没法吃。因此,不少外卖员常常为了生计,甚至会选择开“冒险车”。
  除了堵车,可用停车位少也影响着新就业群体工作。
  “想吃饭,想上厕所,都得先找停车位。”刘强说,找不到停车位,就只能忍着,所以他经常控制饮食、减少饮水量,就是怕不好停车不方便上厕所。
  刘强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网约车司机都这样。
  “停不对位置,不仅影响交通,还会被贴罚单,一天就白干了。”从业不久的网约车司机张二涛说,希望暖“新”驿站有充足的停车位。
  找不到停车位让人无奈,新能源车、电动车充电难又是新就业群体的另一大难题。
  “现在大部分网约车都开新能源汽车,但在外充电困难还是比较大。”张师傅告诉记者。
  “汽车没电跑不成单,手机没电就没法接单。”陈志强在外面工作时,经常有续航焦虑,他对暖“新”驿站的希望就是手机、电动车、新能源充电设备都方便充足。
   从“愿景”到“实景”,让暖“新”服务可感可及
  当前,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贡献了新力量。
  据了解,目前延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数达7603人,主要以网约配送、快递企业、网约出行等类型为主,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增加。该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建好暖“新”驿站,成为提升城市温度、完善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2024年,作为新就业群体“娘家人”的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召开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暨服务群众周“解忧”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工作,印发《在全市开展建设“骑手友好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启动暖“新”驿站建设工作。
  今年,市委社会工作部就暖“新”驿站建设纳入全市民生实事与市人大、市发改委进行充分沟通。2025年2月20日,经过人大代表票决,新建、改扩建暖“新”驿站被确定为延安市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当前,15个暖“新”驿站正在各县(市、区)按照“十个有+N”标准紧锣密鼓筹备建设中。其中,“十个有”包括:有标识和指引;有政策宣传资料或二维码;有方便停放摩托车、三轮车等车辆的10个以上车位;有卫生间;有能给手机充电的5个以上排插;有休憩的座躺椅;有提供饮用的热水;有加热食饮的设备;有人民建议征集等信息采集箱或信息采集码;有应急药箱和雨具等便民工具。“N”即各县(市、区)在“十个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增加建设内容。
  今年3月,在全市暖“新”驿站建设暨服务群众周“解忧”第四十五次会议上,我市各级社会工作部负责人齐聚一堂,再次研究解决全市暖“新”驿站建设工作。
  “建设暖‘新’驿站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科学合理规划,坚持换位思考,推动驿站高质高效落实。”会上,大家统一意见,表示将全力建好用好暖“新”驿站,突显暖“新”实效,优化新就业群体从业环境,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暖“新”驿站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治理创新。延安将通过政策牵引、需求倒逼,全力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网络,让这座城市的温度真正触达每一个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