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党翠)“王阿姨,您对着手机点点头,认证就完成了。”3月18日,洛川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北关社区网格员李嘉欣带着移动终端设备来到89岁独居老人王秀玲家中,仅用5分钟便完成了高龄津贴年审认证。
连日来,北关社区针对辖区80岁以上老年人行动不便、智能设备操作困难等问题,启动“零跑腿”年审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口“搬”进居民家中,让高龄老人足不出户享受更多政策关怀。
北关社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20%,这些“特殊群体”中因腿脚不便、子女异地居住等原因面临年审难题。社区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智能政务终端+网格化管理”双轨并行,一方面为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认证设备,通过人脸识别、数据直传等技术实现“现场认证、云端审核”,另一方面提前梳理老年人口台账,联合志愿者组建3支“银发服务小分队”,按网格划分开展“敲门行动”,活动首日已完成32户上门认证。
社区志愿者在做好年审的同时,还按划段包干制开展反诈知识入户、个性化健康指导及收集意见等活动,每进一户,志愿者向居民“一对一”讲解“保健品投资”“养老项目”等新型诈骗案例,并将精准对接收集助浴、代购等生活需求23条,纳入“15分钟生活圈”服务清单。
“以前年审要等女儿请假回来才能帮我办理,现在社区直接上门,还教我用手机查津贴到账,很方便。”金世佳小区居民刘大爷点赞说道。刘大爷的女儿通过社区视频连线见证服务全程后表示:“我们在外地工作最挂心父母生活,社区的服务让我们安心又感动。”据统计,本次服务中12户家庭通过“亲情云见证”功能实现远程参与,科技温度跨越空间阻隔。
“高龄年审不仅是政务流程,更是民生温度的试金石。”北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梁刚刚介绍,社区将持续深化“主动服务”机制,建立“银龄关爱档案”,动态跟踪老年人健康及生活需求,每季度开展“助老服务日”,提供义剪、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试点“养老顾问”岗位,为特殊群体定制专属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