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3日
闲时读书,忙时听书
何珍志
  古人读书讲究“正襟危坐”,朱熹所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须焚香净手,将竹简铺展于明窗净几中;陆游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蒲松龄则天天读,夜夜读,抄书读,写成了“写鬼写怪高人一等”的《聊斋志异》。这般雅趣令人神往,这种坚持令人佩服。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古人那种优哉游哉的读书时光,似乎已渐渐远去。如今的人们,晨起便陷入车水马龙的喧嚣,暮归又被柴米油盐所困,在忙碌的生活中,何处能寻得半日闲暇去静心读书?又怎么能够做到像朱熹那样心无旁骛地沉浸于文字之中呢?
  听书,宛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为我们照亮了求知的路。清晨5点,手机里响起了优美散文的诵读声。我披衣起身,将面条投入锅里。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便在晨光映照的微火中翻涌。这轻柔的诵读,化作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心灵。
  黄昏,我在公园慢跑。公园此时花红柳绿,桃粉杏白,阳光如万千条绸带从树的缝隙里飘了下来。此时的耳机里正放着贾浅浅的《致遥远的你》,“阳光染红了羊蹄甲树梢,透过纱帘的缝隙系在我的脚踝。”恍惚间我竟然成了身披彩衣的仙女飘游于公园中。返回时经过中学校园,广播里正播放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种“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情操又一次震撼了我,洗涤着我的心灵。原来文字入耳,竟比过目更能生根。如春夜细雨无声,滋润着心田。
  暮色四合时,耳机里传来李娟《我的阿勒泰》的句子,这流淌出来的一个个字眼,化作书香,弥漫在厨房,与锅碗瓢盆的声音合奏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假如你正忙于工作和生活,没有时间读书,可尝试着听书。做饭时可听,运动时可听,上班的路途中可听,睡觉前也可听。听书,不需要光线,不需要特定的环境,只要你有一部手机,有一颗想读书的心,就可以了。听书同样能获取知识,看到世界。同样能寻找到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
  闲时,于书页间静品墨香,让思绪在文字的海洋中悠然飘荡;忙时,借听书之光,让知识的音符跳跃在生活的每一处缝隙。在这个信息如潮水般汹涌的时代,听书,无疑是我们忙里偷闲的智慧之选,它将碎片化的时间巧妙串联,化作通往知识殿堂的金色桥梁。当我们熟练运用这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把每一段忙碌时光都变成知识进阶的阶梯,我们便真正掌握了在快节奏生活中自我提升的密码,以全新的姿态拥抱知识,拥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