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
不让野火燃新绿
——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村防火工作小记
  通讯员 王美璇
  春日的黄龙县崾崄乡,山桃花肆意绽放,将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然而,白城桥村第一书记李枫却无心欣赏这烂漫春色,他与护林员张治忠正在村口的防火卡点,全身心投入紧张的森林防火工作。
  春季气候干燥、风力较大,森林防火工作进入极为关键的时期。官庄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占地面积达35万亩,其中油松林面积占比73.27%。油松易燃,且分布集中、面积广阔,白城桥村作为林场的核心区域,森林防火形势格外严峻。
  为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官庄国有生态实验林场联合乡、村两级力量,迅速组建防火宣传队,并在重点林区路口设立3个防火卡点,通过“卡点值守+流动宣传+入户动员”的创新模式,累计发放防火手册900余份,全方位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卡点上的“火眼金睛”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村东头的防火卡点便已开启一天的值班工作。官庄林场的张治忠正往保温壶里灌着热水,嘴里念叨着:“李书记说近期是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期,咱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话音刚落,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小轿车缓缓驶来。张治忠迅速上前,手中的登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过往车辆和人员信息:陕A·×××,贺姓,4月14日8:20,祭扫祖坟,联系电话……
  “您知道咱这儿不能带火种进山吧?”张治忠一边登记,一边礼貌询问。
  驾驶座上的中年男子略带不好意思地掏出打火机,解释道:“老父亲非要按老规矩来……”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过去几天里重复了上百次。3个防火卡点宛如3把精密的梳子,仔细筛除每一个火险隐患。出入登记册上清晰记录着:累计收缴火种34件。
   深山的“预约祭扫”
  “叮咚”,村组微信群弹出一条消息:“贺家沟村陈山峰回家上坟,4月12日上午祭扫,随行5人。”这是官庄国有生态实验林场推行的“一坟一卡”管理模式与“预约销号制”。每家村民需提前报备祭扫时间,护林员则对每个坟头进行严格监管。
  同时,林场联合乡上和村“两委”开展“敲门行动”,对村上176户逐一上门宣传。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讲解传统烧纸祭祀存在的火灾风险,积极倡导以鲜花祭祀、压纸钱、植树等文明环保方式寄托哀思。
  独居的张奶奶拉着驻村干部的手感慨道:“你们说的对,咱们要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林场来的“消防教官”
  官庄林场的院子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授课”正在进行。林场崾崄站长郭建国正给村民演示风力灭火机的使用方法:“像握锄头一样,对,就是这个力道!”围观的村民兴致勃勃,纷纷踊跃提问。
  这是延安市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帮扶的一项实用举措——不仅提供物资援助,更注重技术传授。去年冬天那场防火演练,让村民史松林至今印象深刻:“真着火的时候,才发现灭火器的使用有这么多讲究。”
  夕阳西下,远处,最后一波祭扫的村民正陆续返程。微信群里不断发来林场各管护站的汇报:白城桥管护站今日累计坟头销号89个……防火的故事仍在继续——山桃花谢了,山杏花又将盛开,而守护这片青山的承诺,在四季的轮回中永远闪耀着光芒,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