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4日
矿山深处,书香致远
通讯员 倪小红
  诗与远方,不如满城书香。阅读,不仅构筑起独特的文化景观,更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基石。近年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以打造“绿色书香矿井”为愿景,将全民阅读推广纳入加快矿区文明建设和实施文化强矿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系统化推进书香矿区建设,全民提升职工阅读素养,让文化之根深植基层沃土,不断激发企业澎湃动力,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效能的双提升。
  走进一号煤矿宽敞明亮、整洁优雅的职工书屋,一排排书架和摆放整齐的书籍映入眼帘,文学、历史、哲学等类别的图书应有尽有。整齐的书架、造型各异的布艺座椅、可供讨论的会议座椅,还有盆栽植物以及一些装饰,整个格局清新、幽雅、舒适、恬静,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
  读者们在一排排书架前仔细选书,或认真阅读,整个区域除了轻轻翻书的“哗哗”声,就只有窗帘随风轻摇的声音。大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这座“煤城”的文明风尚。
  书香传递文脉,文化的繁盛离不开书籍的浸润,更离不开“书城”的建设。该矿加大书香矿井建设的步伐,将智慧书屋的建设同企业人才培养工程相结合,建成占地210平方米,涵盖文学、政治、煤矿技术、文学历史等23类9000余册图书,应用自助借还书机、馆员工作站一体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借阅。
  为了紧跟智能化示范矿井安全经营、职工文化的需求,该矿积极推行“互联网+”模式,在纸质阅读的基础上开辟了数字阅读的功能,充分利用全国总工会图书馆数字资源证,职工通过阅读账号和密码登录电子职工书屋,享受有声书、视频等多元化的资源类型和视听功能,建设“有声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将智能书吧开到职工身边,让职工足不出户就能一网读尽万千好书,让职工“充电”变得更加简洁方便。
  “一号煤矿职工书屋在2016年和2021年,分别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职工书屋示范点’和‘便利型阅读站点’称号。”该矿工会主席王新尹说,书屋提档升级,书香润泽人心,将“家的感觉”的服务理念融入职工书屋是一号煤矿的宗旨,为了满足不同人员对不同专业书籍的需求,工会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征集职工读书需求意见,坚持每年开展赠书活动,及时更新补充职工爱读想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书籍,增强职工书屋的吸引力。
  “这里有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超星阅读机等智慧化设备服务,非常人性化。而且图书资源丰富,想读什么书很快就能找到。”正在读书的职工徐斌说。
  “这么好的条件,让人不好好学习都难。我今年不仅拿到了高级技工证书,还读了《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不仅提高了技能,还取得了荣誉。”一号煤矿掘进一队职工李海峰自豪地说道。自阅览室投入使用后,30岁的李海峰就经常往里“钻”,他利用在阅览室学到的知识和了解到的信息,顺利地通过了高级技工评审,成为既能学又能干的技术“大拿”,也是区队屈指可数的“五星”员工。
  为了照顾偏远的一线班组,该矿还将“职工书屋”延伸到距离矿区30公里外的三号风井和60公里外的四号风井,对偏远地区的“职工书屋”进行了设计,新增了7个书籍类别200多本书籍,让职工在业余时间能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此外,一号煤矿还整理出一部分故事绘本、百科类图册等,定向提供给煤矿周围乡村的留守儿童,为他们开启美好的阅读之旅。
  当“碎片化阅读”成为当下大众阅读的主要方式,手机带来的浮躁气息也弥漫了整座城市,浅阅读、浅思考导致读者丧失对纸版书籍的阅读兴趣,眼花缭乱的信息,疯狂抢夺人们的注意力,随意打乱人们的生活节奏。
  为了鼓励职工沉下心来,放下手机,捧起书本,重拾内心深处的文化渴望,在氤氲书香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该矿工会开展了“你学习、我服务”“你成长、我买单”暖心活动,采取为职工购买业务书籍报账和读书积分兑换奖励等方式,为职工搭建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平台,让阅读声声传百里矿山,书卷香香飘万顷煤海。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该矿工会还不断加强职工书屋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借阅管理制度,持续增强职工书屋的吸引力和魅力,把职工书屋打造成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精神驿站”,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让职工书屋成为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文化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