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
在纷繁的尘世中穿梭,心灵总在寻觅一处宁静的港湾。翻开梁实秋的《人间一趟,尽兴而已》,那些灵动的文字,如同一束束微光,悄然照亮了我内心深处被忙碌生活尘封的角落。
书中,梁实秋先生以细腻笔触勾勒北平的美食,豆汁儿、烤鸭、糖葫芦……光是读着,那些熟悉又亲切的味道就似在鼻尖萦绕。记忆中,儿时过年时,一家人围坐,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这样围坐吃饺子的时光变得愈发珍贵。正如先生所言,“人于其家乡往往有所偏爱,觉得家乡一切都比外乡的好。”远离家乡求学、工作,每次回到故乡,熟悉的街道、邻里的寒暄,总能轻易勾起心底最柔软的思念,那里藏着的是童年的欢笑与成长的足迹,让人眷恋不舍。
书中对人物的描写,也很是精彩。在描写男人时,先生写道:“他的人生观中有一基本认识,即宇宙一切均是为了他的舒适而安排下来的。”读到此处,我不禁莞尔,生活里确实有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像极了先生笔下的模样。还有对女人的观察,虽寥寥数语,却也入木三分。这让我想到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与生活方式,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人间百态。
在《雅舍》一文中,先生描绘了自己那简陋却充满诗意的居所。“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即便环境如此艰苦,他却能在月夜中欣赏“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的美景,还能从日常小事中找寻生活的乐趣。反观自己,常因居住环境不够理想而抱怨,却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美好。就像有一次租房,房间狭小且设施陈旧,可当我静下心来,在窗台摆上几盆绿植,阳光洒进来时,竟也觉得温馨无比。原来,生活的乐趣,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与感知。
先生还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碌起来。”现代生活中,我们总是脚步匆匆,被各种琐事推着向前,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曾经的我,也是忙碌大军中的一员,每日奔波于工作与生活之间,焦虑和疲惫如影随形。直到有一次假期,我放下手机,关掉闹钟,在午后的暖阳中读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感受着文字带来的宁静与力量,才惊觉,原来生活可以这般惬意。
人间一趟,不过数十载春秋。我们奔波忙碌,追逐梦想、寻找价值。但在这过程中,别忘了停下脚步,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去感受人间的烟火气息。正如梁实秋先生在《人间一趟,尽兴而已》告诉我们,生活不必惊天动地,只需在平凡日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与满足,尽兴地度过此生,如此方不负这人间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