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耀万在打理樱桃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
当下正值大棚果蔬丰收的黄金时节,在吴起县白豹镇王湾村,蓬勃发展的果蔬产业正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走进王湾村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一座座果蔬大棚整齐排列。步入棚内,大杏、樱桃、葡萄、西瓜、甜瓜等各类蔬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农户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箱,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王湾村村民冯向阳是当地大棚种植的“先行者”。自2012年投身大棚种植,经过十几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他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丰硕成果。冯向阳说:“这几年收入相当可观,两棚杏能带来10万元收入,销路也基本不成问题。大杏一成熟,通过抖音、快手、朋友圈宣传,来自榆林、延安、甘肃庆阳等地的顾客纷纷上门采摘。”目前,他家两棚进入丰产期的金太阳大杏,凭借个头大、甜度高的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市民刘海丽眼中,王湾村的果蔬大棚是休闲采摘的好去处。她说道:“我在抖音上刷到,又听朋友说这边杏熟了,就和家人一起过来采摘,打算带回去让家里人和同事也尝尝鲜。”
在村民郭耀万的樱桃大棚内,刚刚成熟的樱桃红似宝石,在绿叶间闪烁。2020年,看到村里大棚种植带来的可观收益,郭耀万心动了。在政府的引导与帮助下,他从山东引进美早大樱桃品种开启种植之路。经过不断摸索学习,从最初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他的收入也实现了飞跃,今年预计收入10万余元。
“今年樱桃进入盛果期,估计能收入10万块钱。刚开始没经验,种植难度大,现在慢慢摸索学习,管理起来轻松多了。”郭耀万分享着自己的种植心得。
近年来,王湾村立足自身地理优势,秉持“政府引导、政策引领、群众参与”原则,严格遵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品牌化销售”要求,持续推动蔬果大棚种植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村31户农户共建有56座日光温室大棚,年产值达360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村民进一步扩大棚栽规模,引进油桃、火龙果等新品种,大力发展路边摊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计划对现有的56座日光温室大棚进行改造升级,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王湾村包村干部刘晓乐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