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2日
文明“小积分”激活治理“大能量”
  本报讯(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郭玉侠)“以前帮邻居搬重物、参加小区卫生清扫,就是顺手的事儿,现在这些行为都能攒积分,感觉自己的付出更是被认可了。”刚兑换了积分的洛川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东关社区居民张强笑着说。
  近日,东关社区的“文明积分”制度成了居民热议的话题。这个把志愿服务、文明行为“明码标价”的创新举措,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在东关社区活动中心,一张“文明行为积分表”成了居民们的“关注点”。从志愿服务时长到邻里互助次数,从垃圾分类准确率到文明养宠规范度,12类36项文明行为都被细化为可量化的积分。
  “社区每一名居民参与一次社区助老服务积5分,主动劝阻不文明养宠行为积2分,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月底还会评选‘文明之星’公示表彰。”社区工作者王芳指着积分册说,上个月兑换日,120斤大米、80包纸巾一抢而空,最受欢迎的是孩子们的文具套装。
  靳彩侠是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活跃成员,她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已达数十小时。“我这个月参加了4次垃圾分类督导和2次社区巡逻,攒了45分,换了孩子的笔记本。现在邻里见面都问‘你今天攒分了吗’,大家参与感特别强。”靳彩侠说。
  从“小积分”到“大治理”,东关社区的探索印证了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数据显示,“文明积分”制度推行2个月来,曾经的卫生死角不见了,居民间互帮互助成风,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率提升60%,环境卫生投诉量下降45%,邻里纠纷调解率达98%,曾经的“旁观者”正变为“参与者”,文明新风浸润社区每个角落。
  “我们把抽象的文明标准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货币’,让居民从‘要我文明’转向‘我要文明’。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积分制度,丰富积分获取途径,计划引入商家联盟,让积分能兑换周边商铺折扣,让文明更有‘含金量’。”东关社区党总支书记霍相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