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3日
缓坡铺就希望路 轮椅划出幸福弧
通讯员 郝莉萍
    ● 白后金出行更加便利

  温暖的阳光洒在安塞区化子坪镇移民搬迁小区暖橘色的居民楼墙面上,镀上一层金光。“滴——”白后金轻轻按下遥控器,银白色的铝合金卷帘门缓缓升起,他嘴角不自觉上扬,坐着轮椅顺着无障碍缓坡稳稳滑下。
  “转上一个小时就能回来吃饭了。”白后金的妻子刘霞霞系着蓝布围裙从厨房探出头,眼角的笑纹里盛满温柔,“昨天隔壁王婶给了把腌酸菜,今天给你做酸菜猪肉烩粉条。”
  这一幕日常,在两年前几乎是白后金不敢想的奢望。回忆如潮水涌来,他的指尖摩挲着轮椅扶手——2011年的那场车祸,将他的人生截成两段。腰部重伤导致肢体一级残疾,曾经在猪圈搬饲料、菜地挥锄头的壮汉,自此被困在不足100平方米的单元房内。
  “那时候,出门晒个太阳都是煎熬。”他摸着缓坡边缘的金属包边,声音低沉,“以前在楼道楼梯间斜搭几块木板,坐轮椅下滑时,木板没放平就会翻车;雨天轮子沾水打滑,像溜冰。有次摔在楼道,下半身没知觉,只能干等着,足足两个多小时后,回家的邻居才发现我。”
  2023年,安塞区残联专职委员郭文平入户走访。听闻白后金常连人带车摔倒,他说:“老白,要是楼道有个斜坡,是不是方便多了?我把你的情况向上反映,我们正在摸排无障碍改造,你家在一楼,刚好符合条件。”
  白后金既欣喜又担忧:“怕是要花不少钱吧?”话音未落,刘霞霞从厨房出来,围裙沾着面粉:“政府给咱盖了新房、办了低保,咋能再添麻烦?”
  从申报到竣工的三个月里,白后金见证了“政策温度”化作“生活质感”。施工队进场那天,他坐在窗边,看着工人测量放线,阳光映着安全帽的反光,在墙面上投下金色光斑。当防滑地砖铺好时,他内心涌起久违的激动。
  “试试按这个键,卷帘门能自动操控,以后出门方便多了。”施工人员手把手教白后金使用遥控器。“咔嚓”一声,卷帘门缓缓升起,白后金转动轮椅向前——这一次,没有颠簸、没有卡顿,稳稳滑向路面。身后传来妻子的抽噎声,转头只见刘霞霞正用围裙擦拭眼角:“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你摔跤,我不在家也能放心了……”
  “没有这道缓坡,我一辈子都出不了门,是残联给了我生活的希望。”白后金感慨地说,“无障碍改造看似是修坡安门,实则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傍晚,白后金的轮椅再次碾过缓坡。卷帘门关闭的声响里,厨房飘来酸菜炖煮的香气。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中,是他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坚定回响。
  服务者说
  自“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转变作风,变“等申请”为“主动找”,全区已完成1200户残疾人家庭改造。  

——安塞区残联理事长 雷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