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想要读某本书时,便到书店或网上将这本书买回来。可是当书买回来后,心想:哎!先搁下吧,过些日子再读。结果,这一搁便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是好几年。就这样,新书买回来,搁在书架上,由于长时间没有去翻读,上面早已落满了尘埃。当某天在整理书架或大扫除时,不经意间看见这本书,才恍然发现:哦,原来我曾买过这本书!
记得初中那会儿,曾在某家报刊上看到一个叫田维的女孩的报道,说她十五岁时身患绝症,但她乐观生活,笑对病魔,顽强抗争,与此同时,她还在病痛期间写了一本书,名叫《花田半亩》。当时看到这则报道,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决定到书店里买《花田半亩》。
当我满心欢喜将《花田半亩》买回来时,轻轻抚摸着那厚实的纸张,闻着里面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墨香,心想:这该是一个怎样乐观顽强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书啊!于是想着要一口气读完。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就犯难了:期考马上到了,得抓紧时间去复习,《花田半亩》嘛,改天再看。这样想着,便把《花田半亩》高高地放在了书架上。就这样,一放就是好几年,直到高中毕业那年暑假整理书柜时才想起这本书还没读完。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很多余暇,每天都会到学校附近大小书店闲逛,发现好看的书籍我总会爱不释手,于是便停下来贪婪地读。
记得有一回,在逛小书店时看到一本书叫《我的左眼不相信右眼》,我被书名吸引了,再看作者,叫马爽。于是从书架上轻轻抽下,迫不及待地翻开,看了里面的内容简介,说的是作者是一个生性敏感的女孩,常喜欢沉浸在梦幻般遐想中,由于她很早就远离父母、远离故土来到英国和美国留学,身在异国他乡的作者既欣喜又渴望,既孤独又寂寞,于是便用文字来编织满载快乐和忧伤的心情花篮。
看了简介后,顿时发现与自己的处境很相似,因为此时的自己也正是远离父母、远离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北方小城读书,人生地不熟,每当夜深人静时分,对故乡,对父母的思念就更加强烈。为此我开始沉浸式阅读——《今生相随》《父爱如山》《妈妈,生日快乐》《写给我至爱的萌萌》……读完一篇又一篇,每一篇都充满了浓浓的父爱母爱,每一篇都能让我想起父亲母亲,每一篇都能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下班时间,在书店老板的催促下,我才从书中回到现实。由于这本书给我带来极大的共鸣,回到宿舍后我便将其放在枕头底下,想着每晚睡前看几页。没想到,书买回去之后就很少去翻阅了。然后又隔三岔五地去书店里翻阅新书,发现有好看的新书就又将其买下,买下后又将其搁置,如此反反复复。也因此大学四年,虽然买了不少的书,但是真正完整地将其看完的却没有,以至于大学毕业那年,我买的书籍足足装了四五个蛇皮袋。同学们见了,无不惊讶道:“哇塞,金石,你可真是‘学富五车’啊!”听着同学们的“赞叹”,我只好苦笑。
大学毕业工作后,常常到网上逛书店,看见这本想买,看见那本也想买,看见农学的想买,看见医学的也想买,看见天文的想买,看见地理的也想买……以至于在我逼仄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妻子每次走进我书房找东西时,都禁不住数落我一番:“你看看你,有事没事尽买这么多书,买书倒不要紧,可是每次买回来你只看了下封面就将其束之高阁了,你要是不看就别买,省下这些钱多买几斤肉吃不香吗?”在妻子的数落下,我发誓,一定要将书房里的书全部看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啊,读书也一样,有书就要立即读,不要等到年华已逝,苍颜白发时再捧起诗书来,那时你已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