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白杨越)入春以来,黄龙县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骤降70%,全县农作物面临严峻旱情威胁。面对这场“烤”验,黄龙县迅速行动,统筹全县力量,打响了一场抗旱保收的全民战役。
“多浇一亩地,就能多保一亩收成。”5月20日凌晨5点,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村的果园里已是一片忙碌,崾崄乡一级主任科员王向龙正帮着果农刘雷搬运灌溉设备。
在抗旱一线,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干部带头运水浇地,农技人员驻点指导,群众互帮互助……今年以来,崾崄乡开展抗旱技术培训4场,推广滴灌、覆膜保墒、叶面喷施抗旱剂等技术,组织全乡干部入户宣传防旱知识220人次,指导果农修剪弱枝、疏除小果,减少养分消耗,确保优质果率稳定在70%以上。
为应对旱情,崾崄乡紧急启用机井18眼,增设移动水泵25台,实施“错峰轮灌”制度,优先保障7500亩挂果期果园用水需求。协调县洒水车3辆,为偏远山地果园送水100余车次。
在界头庙镇的玉米地里,县农业局农技人员和镇政府干部正在指导农户实施“5335”密植高产技术。“通过深松镇压、分层施肥,土壤保水能力明显提升。”县农技站站长刘宇峰介绍,这套抗旱技术可使玉米亩产提高10%以上。目前,该镇组织专班对32处水源地开展清淤、围网修复及水质净化工作。紧急维修供水设备,优化水资源调配,针对部分村组水管老化、渗漏问题,组建抢修队伍对范家卓子村、马连平村等区域进行管道更换,优先保障生活用水。目前已修复漏水点位18处,更换管道2300米,维修管道5处,更换减压阀1处,更换抽水泵1处,更换电机1处。
从科技抗旱到干群同心,从保障民生到力保生产……面对旱情,黄龙县各级干部下沉一线,抗旱自救,全县农作物的旱情得到了一定缓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旱情,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救灾,努力将干旱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力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冯万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