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欢 通讯员 袁妞
在延川县,有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这里没有升学压力,没有考试焦虑,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就是备受当地老年人喜爱的延川县老年大学。
近年来,学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打造一个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乐园。
近日,走进延川县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排练室,传出阵阵激昂的歌声。学员们在老师谢延香的带领下,反复练习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兵的人》等经典红歌。
“合唱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情感的凝聚。”谢延香说,“这些歌曲承载着老一辈的记忆,大家唱得投入,观众听得感动。”
为了让教学成果“走出去”,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合唱团走进广场、社区开展红歌联唱活动。嘹亮的歌声不仅展现了老年人的风采,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延川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在另一间教室里,节奏明快的鼓点声此起彼伏,非洲鼓班的学员们正随着音乐尽情拍打鼓面。
学员高延红去年加入这个团队,如今已是骨干成员。“非洲鼓给我们带来太多快乐。”她笑着说,“学鼓时全身心投入,烦恼全忘了,和大家一起练习,还能交到不少朋友。”她表示,打鼓不仅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还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开朗;不仅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还增强了体质。
如今,非洲鼓班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30多人,每逢节庆演出,学员们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总能赢得满堂喝彩。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学得开心、活得精彩。”延川县老年大学校长刘勤生介绍,学校除了开设声乐、器乐等传统课程,还根据学员兴趣增设了书法、剪纸、舞蹈等班级。同时,学校积极搭建展示平台,组织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员“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目前,延川县老年大学共设12个教学班,注册学员1100余人,通过“教学与展示结合,室内与室外活动联动”的方式,让老年人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展示中提升自信。
在刘勤生看来,老年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情感关怀。他认为,许多学员把这里当成家,就是因为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延川县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用歌声唱响晚年幸福,用鼓点敲出生活热情,更用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追求美好的界限。如今,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正吸引越来越多老年人加入,成为延川文化养老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