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户们在田间精心管护苗木 本报讯(记者 任琦 通讯员岳莹 张基妍)近日,走进富县钳二便民服务中心石家河村的苹果苗木基地,仿佛踏入一片绿色的海洋,20万株G935半矮化砧木在智能水肥系统的精准调控下,正茁壮成长,这片70亩的现代化育苗基地,成为了当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引擎”。
在砧木种植区,一排排新栽种的苹果树苗身姿挺拔,嫩绿的叶片在微风轻抚下,似在欢快舞蹈,彰显出无限的生命力。整个苗圃布局科学合理,种植行向采用南北走向,垄面呈S形错位,双行种植的设计,既给予了砧木充足的生长空间,又为日常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便利。同时,苗圃采用滴灌和喷淋双系统,对浇水进行精准控制,确保土壤湿度始终维持在适宜水平,为苹果树苗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基地在砧木的选择上做了充分考量,结合本地实际种植情况,最终选定半矮化砧木G935进行栽植。G935砧木优点众多,它早果性好,能让果树更早结果;丰产性强,可有效提高产量;抗旱性和抗寒性也十分出色,非常适合在老果园改造及新建的重茬园地使用。种植G935砧木,还能显著缩短果树的结果周期,大幅提升果园的生产效益。
在建设模式上,石家河苹果苗木种植基地探索出了农户流转、村集体监管、企业自管的合作新模式。企业负责苗木基地的具体规划与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起日常监管和协调工作,农户则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增收。这种合作模式,既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又为区域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该苗木基地,一方面为本地及周边的苹果种植户提供了家门口的优质且价格稳定的好苗木,降低了运输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基地的建设,引导当地果农更新种植观念,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果园生产效益。
钳二便民服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赵春阳表示,下一步,该基地将全力打造苗木培育、高端栽培、贮存保鲜、自动分拣和包装销售一体化运行的产业链,推动苹果产业链条从中端向前端延伸,引领苹果产业朝着集群化、现代化、品牌化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