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琦)7月22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富县专场展示了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供给”转变的实践成果。富县始终将“效率”与“规范”作为政务服务的一体两面,通过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和数字化赋能实现动态平衡,探索出具有县域特色的政务服务优化路径。
在效率提升方面,富县以“主动靠前”理念打破传统审批“坐等上门”的固有模式。针对项目建设全周期管理,创新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从项目谋划阶段便组织审批骨干成立服务队提前介入,主动走访企业开展“预审联审”,提前完成产业指导核查、建议书编制等前期工作,使市县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审批时间平均缩短30天以上。
围绕企业高频需求,富县精准发力提升服务效能。设置“准营一件事”窗口,推行“证照联办+告知承诺制”,首批梳理出商店、小餐饮、理发店等10项联办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办结。为破解企业注销难题,以“小切口”推动改革,依托陕西省市场监督网上登记平台,企业线上一次性提交材料即可完成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多部门注销,彻底告别“多头跑”困扰。
在规范管理层面,富县以“制度筑基”确保政务服务不越界、不缺位。制定《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工作规程》,明确窗口“一窗办结”权限,既赋予工作人员快速响应的自主权,又通过闭环管理有效防范风险。推行“承诺件改即办件”改革时,对22项无需现场勘察、专家论证的事项,严格界定适用范围,以“告知承诺+事后核验”替代传统流程,在简化环节的同时,通过部门协同核验守住管理底线。
此外,富县通过“无证明大厅”建设,梳理出身份证明、公司住所证明等7项必备证明清单,清单外事项全部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或告知承诺办理,既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又以标准化建设堵住管理漏洞。同时建强“帮代办”队伍,整合政务大厅、审批部门、公益性岗位等人力资源,扩充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服务,让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