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农事服务到田头 农户种地不用愁
  本报讯(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高亚蓉)七月骄阳下,黄龙县崾崄乡的连片玉米地绿意盎然。
  一架无人机低空掠过,精准地将药雾均匀洒向田间,操作员正紧盯屏幕。远处地头,74岁的王振启老汉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漾开笑意:“往年背着药桶打药,老腰实在吃不消。现在好了,这‘高科技’一出手,省心又省力!”
  这份安心背后,是崾崄农事服务中心项目运行成果的生动体现。作为典型的农业县,2022年以来,黄龙县通过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于2024年创新打造了崾崄农事服务中心项目,代表村集体从零散农户手中承接生产订单,组织规模化、专业化的全程社会化托管服务,同时,中心下属企业肩负市场开拓重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彻底打通了“从农户田间到广阔市场”的梗阻。
  支撑这一创新模式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农业服务“综合体”。走进崾崄农事服务中心院子,引擎轰鸣的玉米烘干厂、宽敞明亮的农资仓储区、功能各异的农机装备一应俱全。
  “中心占地面积13.4亩,是在原联合社的基础上将全乡所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粮大户、农资经营户聚集起来的,由联合社党支部随社入驻统一运营管理,服务全乡玉米产业。”崾崄乡主任科员王向龙介绍,项目建设带来的变革,不止于解决劳动力短缺的代耕代种,还有效破除了农业产业链短、技术推广难的困局。
  相比于传统“耕种管收”的短链条社会化托管,农事服务中心延伸到“供耕种管收售清”七环节全链条服务,开展农资供应、机械作业、玉米购销、秸秆回收四板块业务,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益。同时,针对农户分散导致的农技落地难,中心依托项目整合的资源优势,统一引进、示范推广无人机飞防、精量播种等现代农业技术,并提供专业培训,让农户从过去的“不会用”到如今的“主动用”“用得好”,让科技真正扎根沃土。
  崾崄村村民连战旗也是项目建设的受益者。
  2024年,连战旗将家中45亩玉米地全权托管给乡农事服务分社。“从选种、播种、打药、收割到销售,全不用自己操心。”他掰着手指算账,“中心统一采购农资,成本降了;新技术用上,苗情管得精细,亩产也比往年高出不少!”此外,项目构建的技术服务体系让他随时能收到中心的苗情监测信息和精准管理建议,昔日的担忧变成了如今的踏实。
  如今,项目建设成效正在加速显现。今年以来,崾崄农事服务中心已承接全乡玉米全程托管订单2.4万亩,占全乡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农事服务中心项目的建成与高效运转,既让无力耕种者安心离地、保障收益,又让留乡务农者借助现代化服务实现高效生产,更推动小农户深度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崾崄乡副书记聂帅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让更多农户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