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亩黄花菜比三四亩玉米挣得多,我这三亩半地去年我们就卖了19000多元。这些天凌晨两三点起来打着手电采摘。”富县张家湾镇杨家湾村农户张义锋说。
杨家湾村的夏夜里,农户们刚摇着蒲扇、伴着虫鸣眯上眼,就被一声吆喝喊醒:“摘菜咧,赶紧起!把头灯戴上,预报有雨,早摘早回,别淋坏了!”
杨家湾村主栽的“沙苑花”黄花菜,株高100至150厘米,花蕾长10至12厘米,农户站在菜地里,仅能露出上肢。百余束摇曳的头灯在夜色中为碧野打上动态光圈,一颗颗黄中带青、青中透黄的花蕾,像聚光灯下起舞的精灵,在农户“一掐一掰”的动作中翻飞,落进腰间的口袋,也甜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待到杀青、烘干、走向市场,挣了钱的农户们才能真正歇脚:或是炖肉烧菜,或是给孙儿买零嘴,又或是翻新房前屋后——劳作的意义,在每张笑脸上具象;幸福的滋味,在起伏的胸膛间荡漾。
2019年,为改变村人均收入低、集体收益为零、人员外流、剩余劳动力多等问题,杨家湾村在产业转型上大胆探索,建起109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当年收效显著,也确定了“沙苑花”这一适宜品种。2020年8月,村黄花菜专业合作社成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三兄弟”模式激活了发展动能,40余户农户先后加入,朝着致富目标奋进。
如今,初加工厂房、全自动灌溉设备相继建成,菜地间还添了观景台、防雨棚、休闲栈道。产业实现订单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支部引领、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加工销售”的模式,让这些“金条条”不愁卖。
“今年全村黄花菜能产24万斤,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选镒说,“未来我们要在做强产业的同时,探索农文旅融合路径,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黄花菜成为杨家湾村振兴的‘幸福花’。”
眼下,黄花菜产业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顶梁柱”。全村种植面积达230亩,采收期35天,每日稳定采收7000斤。农户不用背井离乡,在自家地头就能务工增收。经过精深加工,黄花菜变成香辣黄花菜、黄花酱、金针茶、特级黄花干等系列产品走进商超,村集体经济在产业链延伸中不断壮大。这条由小黄花铺就的产业路,不仅实打实鼓了农户的钱袋子,更给杨家湾村的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