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7日
山丹丹开花
齐永茂
  今年建党节前夕,一株山丹丹花终于在我家绽放。喜迎建党纪念之日,这株“献给党的花”盛开,更坚定了我对山丹丹花所承载的文化自信。
  花开时我正在陕北出差,虽错过了“花开有声”的美妙瞬间,却赶上了“花开正红”的盛花期,算是过足了引花、种花、养花、看花的瘾。
  见到花那天,恰逢全国高考前一日。下午从陕北回到西安,推开家门,我顾不上放下行囊,直奔阳台。盆盆绿植间,一抹艳红高高挺出——一朵山丹丹正笑脸相迎,花色花形艳绝,周遭绿植都成了陪衬。
  “感谢你,在我家开花了!”这株来自家乡的“熟客”初次在西安与我相见,我先道了声真诚的谢,又掏出手机,从上下左右、前后远近拍了数十张照片,想留住这抹红、这片影。此刻的自豪与兴奋,想必我与这株山丹丹是相通的。
  这是山丹丹花第一次在我家绽放。1990年初冬,山丹丹花早已凋谢,我离开家乡入伍燕山军营,后来辗转到西安生活工作十余年,心里始终惦记着山丹丹花,盼着它能从陕北黄土高原来到关中平原,适应这里的气候,在我家花盆里生根、发芽、开花。
  第一次尝试野生山丹丹家庭养殖,有收获也有遗憾。2018年国庆,我回延安吴起农村老家休假,山丹丹花期已过,堂哥见我养花心切,送了我一颗结满花籽的成熟花苞。带回西安后,这颗花苞竟在书桌旁放了一年多。2020年正月,因新冠疫情宅家时,我剥开已经干瘪的花苞,将花籽分种在几个花盆里,浇水后静静等待……
  那段特殊时期,电视里滚动播放着医护人员、志愿者坚守一线抗疫的感人画面。播下花籽时,我默默许愿:山丹丹花开之日,定是抗疫英雄凯旋、全国打赢疫情防控战之时。这份心愿化作一篇抒情散文《愿将山花献英雄》,投给《人民日报》后很快见报,还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一篇千字散文能登上中央级主流媒体并获广泛传播,已是幸事。美中不足的是,文章见报时,花盆里的山丹丹花籽直到抗疫全胜也没发芽。
  今年立夏后第五天(5月10日),惊喜突然降临——山丹丹花籽发芽了,更让人意外的是,一株苗已长到50多厘米高。周末早晨浇花时,我发现两个花盆里冒出簇簇细长绿芽,细看正是山丹丹苗,嫩绿的针叶像韭菜般舒展,心里一阵得意。下午看书时眼涩,望向阳台,忽然发现绿萝花盆下斜钻出一株绿苗,凑近一看,正是熟悉的山丹丹!它裹着一身橄榄绿,在绿萝的压迫下弯腰伸叶,却透着股顽强劲儿,像个不屈的战士。我挪开绿萝,找来细竹,用红绳在它腰间系牢,为它“撑腰”,静待花开。当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六张照片,配文“延安山丹丹花今年有望绽放在西安我家”,引来不少点赞,有微友留言:“山丹丹进省城了。”
  这次发芽的花籽,并非疫情期间种下的那批“希望之花”。去年立夏前,堂哥在绿油油的菜园里挖了三株山丹丹苗,还送了我一小包花籽。我连株带籽带回西安,按堂哥的嘱咐精心栽种:选光照最好的位置、肥力最足的花盆,开沟、下种、覆土、浇水。可日复一日的呵护,换来的却是株苗枯萎、花籽沉寂,堂哥觉得奇怪,我也再度失望。直到今年立夏后,这份失望才化作接二连三的惊喜。
  在阳光与水肥的滋养下,山丹丹苗长得很快,我先后换了三次竹竿为它支撑,看着它从弯到直、由矮到高,直到茎端冒出嫩绿花蕾,最终绽放成一朵似在冲锋的鲜花。6月20日,花蕾在叶间长成6厘米的绿苞,像极了陕北山上的“索牛牛”。三天后,我给花苗浇足水,便乘车去了陕北。彼时陕北正逢大旱,农历五月还没下过一场透雨,庄稼在旱地里挣扎,山丹丹苗也只长到一扎高。但它天生耐旱,只要扎进黄土地,无论高矮,总不会耽误六至九月的花期。
  7月6日我出差归来,那朵山丹丹花瞬间驱散了十多天的奔波劳顿。或许是西安天气暖和、水肥充足,这朵阳历六月绽放的花,六瓣舒展,六根花锤挺立,花瓣略向外卷,花锤像在为花瓣“护航”,整朵花向阳而生。从侧面看,花瓣与花锤的形状恰似党旗上的镰刀与锤头,姿态如冲锋般昂扬。不久后,去年同期从老家移栽的另一株山丹丹也开了花。堂哥说,一年生山丹丹通常只开一朵,年份越久开花越多,他家今年有一株竟开了十一朵。
  陕北人向来爱山丹丹,视它为美好、热烈与追求的化身。民歌里唱:“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你看见哥哥哪哒亲。”1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后,这朵红遍黄土高原的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从“爱情之花”“革命之花”到“英雄之花”“胜利之花”“希望之花”,山丹丹以独特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意蕴,逐渐成为陕甘宁边区、陕北与延安的象征。2016年,它被正式定为延安市花。
  延安的市花进了我家!我把手机里的照片给摄影爱好者秦川看,他连连称奇:“山丹丹现在少见得很,家养难活,开花更难。”秦川是甘肃人,家乡长着马兰花,八十年代刚工作时在陕北待了八年,夏天在山上作业,常能偶遇惹人爱的山丹丹。
  他回忆,九十年代初在吴起工作时,当地生态很差,山上光秃秃的,路面尘土厚,汽车驶过能扬起一阵灰,有时连路边的毛驴都被呛得直咳嗽。后来听说吴起退耕还林,植被好了,生态也改善了。我接话:“现在吴起山峁上林草茂密,想在草丛里找朵山丹丹,反倒成了奢望。”秦川笑着说:“这还用去山上找?山丹丹这不都进你家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