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晓亮(右)在查看蛋鸡生长情况 7月23日,走进位于洛川县凤栖街道好音村,洛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晓亮,正在鸡舍内查看蛋鸡生长情况,以及自动喂料机、自动除粪等现代化养鸡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每天到厂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鸡苗长势、调配鸡饲料、清点外销鸡蛋,这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赵晓亮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语气里带着对这份事业的热忱。
作为土生土长的洛川娃,赵晓亮在大学期间就萌生了要返乡创业的想法。毕业在外打拼两三年后,回乡探亲的赵晓亮看到家乡苹果产业发展的机遇,于2019年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起初想法很简单,想借洛川县苹果的优势,干和苹果相关联的事情。”赵晓亮回忆道。经过走访考察,他发现养殖蛋鸡是个好门路——发酵后的鸡粪能给苹果树当肥料,正好契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果畜结合”政策,于是想要在村里搞个蛋鸡养殖项目。
说干就干,洛牧养殖有限公司很快在村里落地生根。赵晓亮坚守诚信供货、质优价平的原则,养殖场的鸡蛋凭着过硬的品质,短短半年就打开了周边市县的销路。正当他盘算着扩大规模时,资金难题像块巨石压在心头。
“当时真是急坏了,多亏政府帮忙对接了银行,争取到290万元低息贷款,还帮着完善了周边基础设施,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说起这段经历,赵晓亮话语间满是感激。
2023年,赵晓亮的养殖场迎来一次重要转型。“以前靠人工,10个人管5万羽鸡都忙得脚不沾地,雇人成本还高。换成自动化设备后,喂料、清粪、温控这些活儿机器都能干,省劲儿还高效,鸡长得好、产蛋也稳。”他指着鸡舍里运转的设备,算起了明白账,“想把场子做大,这是必走的一步。”
养殖场的壮大,也让周边村民得到了实惠。58岁的屈春芳已经在厂里干了两年,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分拣包装鸡蛋的动作麻利又熟练。“在这儿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老人,果园的农活也没耽误,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屈春芳高兴地说。
经过5年稳扎稳打,赵晓亮的养殖事业迎来新跨越。如今,他的蛋鸡养殖场已颇具规模,占地18亩,一期、二期工程累计投资800万元,3栋4.9万平方米的鸡舍里,10万羽蛋鸡在现代化设备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下一步,我计划在果畜循环上下功夫,将蛋鸡养殖和洛川苹果种植的循环做得更细,同时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做出自己的鸡蛋品牌。”赵晓亮表示,好东西就是要这么实打实种出来、养出来的,我要让更多人知道洛川不仅有好苹果,还有好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