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白家豪)近日,延安大学“晨露·下乡服务队”第一支队到陕西富平县齐村镇石科村开展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产业调研、文化传承、教育帮扶等多元形式,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石科村开展了系统性产业调研。队员们走访了花椒种植基地,记录分析电商销售模式对传统农业的变革作用;调研现代化富平山羊奶加工厂,探析从科学养殖到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路径;在柿饼合作社,观察传统挂架晾晒工艺与现代温控技术的创新融合;于甜桃种植园,总结绿色有机种植及品牌包装的市场推广经验,掌握了第一手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资料。
队员们也把追寻文化根脉作为团队实践的重要内容,考察了元陵南界石刻,感受关中历史文脉的厚重底蕴;在关中革命纪念馆,通过革命文物与历史影像等珍贵资料,深入学习渭北地区的红色历史,深刻体悟延安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共生。
团队还为50余名乡村中小学生开设基础课程和开展红色主题教育,除语数英等常规课程,特别设置了“渭北革命故事会”“南泥湾精神实践课”,并组织升旗仪式等多种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实践。针对留守儿童,队员们还开展一对一家访交流,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
此次实践是延安大学践行“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校训的生动体现。该校团委表示,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