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7月28日,悠扬的伴奏声中,《南泥湾》的经典旋律在南泥湾党徽广场缓缓流淌。安塞艺海群众合唱团的成员们站姿挺拔,歌声悠扬而有力,像一股清泉浸润着广场的每个角落。这场别开生面的红歌演唱,为这片红色土地注入了别样活力。
正在附近参观的山东游客李绪政一家,被这熟悉的旋律吸引着匆匆赶来。“听到歌声的那一刻,心里特别亢奋、激动,忍不住就跟着唱了起来。”李绪政难掩兴奋,连连赞叹,“真的太棒了!在南泥湾听《南泥湾》,感觉完全不一样,那种情感是从心底涌出来的。”
江苏游客周旭升站在人群中,听得格外专注。“没想到这么幸运,能在南泥湾现场听这首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革命历史,歌声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力量。”他说,这次体验让自己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合唱团的许多成员唱到动情处,眼角泛起了泪花。周围的游客们也从驻足聆听到不由自主加入合唱,大家的歌声里,既有对“陕北好江南”的向往,更有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共鸣。
当天,合唱团的红色歌声不仅回荡在南泥湾党徽广场,还先后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广场、鲁艺旧址及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
安塞艺海群众合唱团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每天晚上都有近千名群众自发聚集在安塞区腰鼓山下的广场上歌唱红歌。一曲曲红歌唱出了老区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吸引了超万名外来游客和延安各县区音乐文化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为弘扬延安精神、推动延安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今天来南泥湾,就是想用歌声唱响这里的红色故事,吸引更多人来延安、来南泥湾,感受革命圣地的红色魅力。”合唱团负责人李占东说,“希望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来延安,跟我们一起唱响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
夜幕初垂,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的红歌依旧嘹亮。乘凉的市民、散步的游客被红色旋律吸引,广场上渐渐聚起一大群人。宝塔山下,陕北民歌手们用激情和热爱演唱着,歌声、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新时代的红色赞歌。
如今,像这样的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在延安越来越多。它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红色文化走出纪念馆、走出书本,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红色基因在歌声中、在互动中不断传承,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