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小小技改省出“真金白银”
——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工作小记
  通讯员 张辉
  炎炎夏日,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电二厂车间里,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车间两侧整齐摆放着高大的液压支架,作业人员正在紧张拆解液压立柱,现场火花四溅,烟气缭绕。
  这些在百米地下撑起一片安全天地的液压支架,外观整体看起来锈迹斑斑,唯独两根粗壮的立柱显得锃光瓦亮。而在车间另一侧,车间主任仁爱军和徒弟两人站在一台硕大的车床边,正操控着仪表设备,输入立柱修复技术参数。
  “以前的立柱都是外委维修,自从引进的激光熔覆设备后,立柱外壁实现了自主维修,但缸体端口修复还需外委,经过技术团队的技改,现在液压支架立柱缸体端口基本可以实现自主修复。”仁爱军指着改造后的装置,脸上洋溢着笑容说。
  粗壮的矿用液压支架立柱和活塞杆,是为矿工支撑安全天地的脊梁,如何保障液压支架维修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是机电公司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维修立柱是机电公司的技术短板,因没有相关专业的维修装备,立柱修复只能依赖外部单位,每年仅外委维修费用动辄300多万元,加之外委期间,设备维修流转周期更是长达月余,严重影响着液压支架维修进度。
  考虑到矿井生产接续周期问题,于是,机电公司技术团队主动破局,跑遍铜川、陕北等地区,在行业内各大维修车间进行调研走访,经过验证,决定引进激光熔覆设备。
  车间应用上激光熔覆设备后,单根立柱维修成本骤降过半,维修周期更是由原来的近一个月压缩至短短几天。自从立柱实现外壁激光熔覆,每年为公司节省外委维修费用近30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节约外委费用近1000万元。
  然而,由于引进的激光熔覆设备仅能修复立柱外缸面,垂直的喷枪口无法对缸体端口进行修复,每次因端口修复问题还需花费20余万元进行外委维修。
  小小的缸体端口修复让仁爱军和技术团队感觉如坐针毡,为了搞清楚设备运行原理,技术团队赴先进单位对标学习缸体端口修复技术。
  “设备核心技术一样,无非是焊接头和喷砂管布局不同,我们可以定制一款横向激光头,经过改造可以实现端口修复。”技术团队经过参观学习,一拍即合。
  于是技术团队用心研究,反复调整设备激光头方位、运行功率和送粉速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款高低和修复直径大小可调节的焊接装置改造完成。技术人员将改造后的装备首次投入修复千斤顶立柱缸体端口作业,熔覆层在缸体分布均匀致密,修复后的缸体端口硬度和光洁度均符合标准,达到国标要求。
  “过去每年修复缸体端口得花费20余万元,现在实现自主维修,省下来就是赚到的。”仁爱军高兴地说。
  20余万元,它不只是省下的数字,更是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吹响“四种经营理念”效率革命号角的生动实践。这也是机电公司站在“乙方”安全生产的角度去思考解题,以过硬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极大降低矿井生产接续中断风险,为井下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