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传承红色基因 绽放绿色活力
——黄陵县双龙镇杜洛尾村乡村振兴小记
  记者 姜顺 通讯员 孙婷 曹海军 王伟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万物竞茂。
  在黄陵县双龙镇杜洛尾村的小黄姜药材基地里,一垄垄姜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药田管理员邹开兵正带领村民除草、追肥,配比精准的水溶肥通过滴灌系统,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作物根系。
  “四月洗姜、五月下种,十月中旬就能迎来收获。”邹开兵介绍道,“小黄姜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高产的关键。”
  今年,杜洛尾村联合黄陵县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龙镇西峪村及当地产业大户,共同注资300万元,流转原上畛子农场近20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小黄姜等4类姜科药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小黄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作物,具有健胃消食、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在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下,基地严格遵循绿色种植理念,不用除草剂,坚持人工拔草,并依据生长需求精准灌溉、科学补充水溶肥。
  几个月的精心管护,换来小黄姜的茁壮成长。“目前长势良好,也适应本地气候,我对这个产业充满信心。”望着生机勃勃的药田,杜洛尾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大健满怀期待。
  立足资源禀赋,杜洛尾村的产业布局不止于此。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村里交叉种植了苍术、透骨草、射干等一年生及多年生中药材,带动全村种植中药材1200多亩,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
  在夯实中药材、蜂蜜、玉米等传统产业基础的同时,杜洛尾村积极尝试“新赛道”,延伸产业链条,养殖梅花鹿便是亮点之一。村里引进了40只优良品种梅花鹿,着力开发鹿茸、鹿血、鹿肉等特色农产品。目前,首批7只幼鹿已成功繁育,采收优质鹿茸12斤,预计年收入可达8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绿色产业强村富民,红色引领凝心铸魂。
  在杜洛尾村的党员教育点,老党员陶长江细细观看着展板。展板上,陕甘边南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与“民族圣地、绿色黄陵”的崭新风貌交相辉映。抚今追昔,老人感慨万千,“革命前辈在陕甘边南区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每到党员教育点上参观一次,就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作为党员我们要发挥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杜洛尾村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革命战争年代,以杜洛尾小石崖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是陕甘边南区革命活动中心,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黄子文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领导武装斗争。如今,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色精神,早已深深融入黄陵的山水血脉。
  2023年,杜洛尾村入选第四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杜洛尾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课堂,培育红色宣讲队伍,着力讲好红色故事。建设革命事迹展厅,打造集教育培训、展示演绎、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点。自2024年建成以来,陆续有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汲取精神力量。
  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杜洛尾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生动的红色文化墙绘、精巧的景观小品、雅致的篱笆栅栏点缀于村巷之间,美了家园,凝聚了人心,也擦亮了红色乡村的靓丽底色。
  “杜洛尾村将深植红色沃土,做强绿色产业,持续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杜洛尾村第一书记李建生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