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顺 通讯员 孙姣)“以前总觉得保险是‘花冤枉钱’,去年一场水灾,我家2亩玉米赔了1800元,今年不用干部催,我早早就让儿子帮我办了参保。”近日,富县张家湾镇三城村李金荣坐在院坝里,指着墙上贴的《农业保险理赔流程图》,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张家湾镇通过“三联三全”监督模式推动农业保险落地的生动缩影。
此前,张家湾镇传统农业常受旱涝灾害侵袭,但农户参保率仅8.3% 。不少农户像李金荣一样,因不懂政策、怕麻烦、担心“钱打了水漂”,对农业保险望而却步。镇纪委聚焦“监督的再监督”,打出“三级联动”组合拳,让农业保险从“纸上政策”变成“田间保障”。
“ 每亩玉米自交保费只要5.4元,财政补贴80%,受灾后最高能赔900元。”这样的讲解,镇农业组和保险公司组建的13支“惠农政策小分队”每天都在田间地头上演。他们用“方言土语”开起“田间课堂”,6场集中宣讲让农户弄清了保费补贴比例;1200份《参保指南》送进家门,重点标注的理赔标准打消了“理赔难”的顾虑。
“ 张大爷,您的水稻保单办好了,签个字就行。”每到农闲时节,村干部和保险专员组成的“1+1”服务队就会上门服务。针对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的农户,他们设立临时办理点,136份保单送上门;简化后的“一次签约、保单到户”流程,让农户少跑腿。镇纪委随机抽查5个村,向农户了解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投保过程、保费收取等情况,对核查出的相关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政策宣讲“一户不落”。
“ 理赔款7天就到账了,比往年快多了!”种植大户刘建国对保险流程竖起大拇指。这背后,是镇纪委在各村公示的理赔流程和专项举报电话,让农户能随时反馈问题;联合财政、农经部门开展的5次专项检查,严防截留挪用、虚假投保等行为,确保每一分保费都用在刀刃上。
如今的张家湾镇,农业保险已从“不愿保”变成“抢着保”:参保农户从186户增至467户,覆盖面积扩大53.6%,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参保率达92%,惠及1346人。2025年承保进度超前1个月,11个村完成标的核验,群众满意度达98%。农户们不再“怕受灾”,反而“敢投入”,带动全镇设施农业扩产15% 。
接下来,张家湾镇将把大棚蔬菜、养殖业纳入保险保障,探索“保险+信贷”联动机制,让监督长出“牙齿”,让保险变成“靠山”,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