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生认真聆听护眼知识 

② ③ ④ 学生检测视力 眼睛是探索世界的钥匙,是传递心灵的窗口。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守护好这扇“视界之窗”关乎一生的光明。近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四班的“明亮眼睛守护者小队”走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护眼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科学用眼点亮明灯。
活动伊始,范医师用眼球模型揭开了视觉奥秘:“我们的眼睛如同精密相机,过度使用就会‘发热报警’!”孩子们好奇地围在视力表前,通过互动问答掌握了三大护眼锦囊:书写时胸口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电子屏幕每使用20分钟必须远眺6米外20秒,而胡萝卜、蓝莓等蔬果则是天然的“护眼卫士”。当范医师展示户外运动对预防近视的显著效果时,小男孩周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踢足球时阳光给眼睛‘充电’,比吃蓝莓还管用!”
在专业验光区,先进的电脑验光仪和裂隙灯成为焦点。医师为每位队员建立视力档案,发现几个学生已存在视力隐患。张同学的妈妈看着检测报告忧心忡忡:“孩子总揉眼,今天才知道散光已到100度。”视光师随即提出建议:减少甜食摄入,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配合专业视觉训练。这份量身定制的护眼方案,让家长掌握了科学干预的“金钥匙”。
离开时,每个孩子带走一份专属于自己的“护眼手册”,里面记录了保护眼睛的很多妙招——“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正确做眼保健操……从此,他们会知道:不躺着看书、多去公园远眺、少吃甜食多吃蓝莓等,都是爱护眼睛的好方法。
班主任郑佩佩表示,这场沉浸式护眼实践,将医学知识化作童趣盎然的生活指南,健康理念通过孩子的活动传递家庭,科学的护眼文化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正如眼科中心医生所言:“我们守护的不只是视力表上的小数,更是孩子们未来看世界的清晰度。” (记者 樊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