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得闲,忽觉春尽强登山。
我拾级而上,移步换景,思绪随着婆娑的枝叶、流转的光影在这方天地间肆意徜徉。石阶旁的山坡上,一朵打碗碗花在微风中摇曳,朴素自然却又楚楚动人,我不由驻足观赏。那粉色的花瓣、白色的花心、淡淡的花蕊,竟让我心生感叹:一朵小小的野花,竟能在山野间绽放得如此精致。而它身旁几朵凋谢的花,正默默衬托着这朵盛开的娇艳。谁曾想,那些凋零的花儿,也曾如此灿烂?生命轮回,代代托举,花儿尚且如此!
我继续拾级而上,享受轻风的抚慰,欣赏每一片树叶在风中起舞。眼前又现出一片打碗碗花,粉得纯粹,黄色的花蕊清晰地镶嵌在花瓣中,构成绝美脱俗的搭配,更显端庄秀丽。旁边的松树嫩绿可人,每一根针叶都折射着耀眼的晨光,显得茁壮蓬勃,熠熠生辉。
仰望天空,不!我是在仰望环顾满山的槐树。每棵槐树都缀满洁白的花串,虽然花期已过,只余风韵犹存的残花,却仍如风铃挂满枝头,热情迎接着晨练的人们。蓝天与朝阳为衬,恍若置身山水油画之中,成为画中景、景中人。
独自信步而上,多日来的腰痛似乎减轻许多,内心的孤独感也荡然无存。山野间漫步,耳畔是布谷鸟“布——谷,布——谷”的鸣唱,目光自在环顾,欣喜之情跃然心上。想来这两年多两地奔波,早已忘却登山的乐趣。此刻心门敞开,徜徉山野,享受这偷来的半日闲适。忽然,一只白蝴蝶轻盈地落在打碗碗花的花蕊上,亲吻着这朴素的美,生命的律动再次震撼了我。
蝴蝶似是被我惊扰,不情愿地环绕飞舞,最终停在不远处的一株野草上,将身子折叠起来,宛如一片白色的小叶。小蝴蝶啊,你可是在害怕?用这般姿态隐藏自己、保护自己?莫非你也如人一般,在惊涛骇浪中学会自怜?抑或是在积蓄力量,以待振翅高飞?
思绪飞扬间,目光落在一朵凋零的蓝花草上,杨绛先生的文字蓦然浮现脑海。她在女儿住院期间,总在梦中奔波于病房,梦与现实交替,却终是失去女儿,又送走丈夫。一个人活出了孤独而丰盈的晚年。想来杨绛先生从未真正孤独,她把“我们仨”的生活融入字里行间,以纸笔延续现实,滋养着晚年时光。
渐闻人语,思绪被拉回现实。立于墙垛边眺望红化沟,远处公路上车辆疾驰,小山城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该下山了,回到那充满人间乐趣的家。
一群蚂蚁挡住去路,在石板路上欢快爬行。我驻足不敢迈步,生怕惊扰它们的工作。索性坐在台阶上静静观察,这些小精灵或许正齐心协力完成某项任务,而我却形单影只,心系两地——时而是父母丈夫,时而是大小儿子……心被不断拉扯,疲惫不堪,竟羡慕起它们的单纯。蚂蚁们似有所觉,四散让出一条小道。
我继续向山下走去,走向那充满牵挂与温情的烟火人间… …
(延安慧泽小学教师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