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白利民 记者 孙艳艳)近日,洛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洛川王世泰故事、洛川秦腔在内的8类28项入选此名录。至此,洛川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了149项。
据了解,洛川县“秦开阡陌,汉主限田”,历史悠久,陕北习俗与关中民俗兼收并蓄,北方游牧民族习俗与汉民族习俗互相融合,文化内涵丰富,曾是原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蹩鼓)、“现代绘画画乡”,中国民协命名的“鼓舞古乐之乡”“苹果文化之乡”和原省文化厅命名的“老秧歌之乡”。该县自2004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来,先后有1项、9项、27项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各镇街、相关单位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县政府同意确定的。其中,民间文学4项、传统舞蹈1项、传统戏曲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12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7项。
此外,洛川县文化和旅游局还在县文化馆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核、评审和公示,确定了第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8名。至此,洛川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1名、6名、26名和40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