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栋)8月19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积极推行“田长制”,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实现净增加,责任制考核取得良好成绩,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资源支撑。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我市坚持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制定《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耕地保护责任清单》,市自然资源局建立领导包抓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实行耕地保护重点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县级领导分片开展包抓工作,及时开展通报调度,采取过硬措施,统筹抓好耕地保护问题整改,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地见效。
健全田长制制度机制,全面夯实各级管护责任。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田长+警长”“田长+院长”工作机制的意见和田长制办公室会议制度、田长制评价暂行办法,下发了田长制责任清单,明确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持续完善优化制度机制建设。组织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田长制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田长2153人、巡田网格员7194人,划定各级“责任田”,实现“人地对应”,打通田长制落实“最后一公里”,为耕地保护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协同联动,不断提升耕地保护效能。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坚决打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建立“田长+检察长+院长+警长”工作机制,常态化打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积极争取省市耕地保护奖励激励资金,加大政策激励鼓励,树立起全社会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鲜明导向。
2024年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09.7万亩,高于下达目标任务35.77万亩;实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86.55万亩,高于下达目标任务2.22万亩;长稳耕地面积353.1万亩,较2020年增加34.93万亩;15°以下耕地面积257.49万亩,较2020年面积增加34.82万亩。全市耕地布局更加优化,耕地面积实现连续四年净增加。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彦军表示,市自然资源系统作为全市耕地保护主责部门,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