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园区建设夯基强链 产业集聚提质增效
——我市全力推进新质工业园区建设
  记者 郝栋 方飞飞 通讯员 姬新越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也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战场”。延安紧扣“五集五区”目标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持续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全力推进新质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主导产业向新
  走进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区,生产车间全力以赴、厂区作业繁忙有序。在延安众邦源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12个流水作业生产工装位高速运转,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抓生产、赶订单。
  “今年,我们自主专利的混合串并联动力系统将全球首次应用于油气开采专用车;首款油电混合固井车将同步下线。公司预计首年产销总产值约5亿元;第二期产品混动压裂车与多功能车计划于2026年3月下线。”延安众邦源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建介绍道。
  延安众邦源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高端制造公司,拥有30年的油气及汽车工业领域技术积累。2023年6月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区,在园区的协助下,公司已与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园区持续为我们提供产品宣传推广和重点客户精准对接服务,有效拓宽业务合作渠道。此外,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良好的政商互动机制,从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到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给予我们民营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崔建说。
  宝塔区综合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22亿元,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3.5%。园区1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8亿元,投资完成率61%。5万吨水性工业漆、酷特喵服装制造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延长石油储气调峰、创源固综合处置项目预计年内实现投产,预计新增产能超3亿元。
  位于宝塔区青化砭镇的延安临站经济区,以发展“双碳”经济为理念,加快区域内油、煤、气资源转化升级,全力打造“高端能化+先进制造”为一体的新质工业园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作为区域能源战略布局的“重头戏”,由延长石油天然气公司投资建设的延长石油延安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也在延安临站经济区落户建设。
  “延安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去年7月份开工,计划今年10月31日建成。”延长石油炼化公司项目建设指挥部技术管理部副经理李旭表示,该项目建成以后,年利润总计可达6820万元,年利税1020万元,将会极大缓解周边居民冬季天然气需求,也是对国家天然气管网的优质补充。
  截至目前,延安临站经济区已入驻企业7家,其中3个项目已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园区年产值将达到55亿元,缴纳利税7.5亿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
  李星表示,下一步,园区将对标新质工业园区建设要求,突出抓好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环境健全发展要素保障,为园区企业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园区服务向优
  同样,在甘泉县工业园区延安辣婆姨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瓶瓶承载着延安风味的辣椒酱正有序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自项目投产运营以来,我们就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打造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目前均呈良好态势运行。”该公司负责人郝红梅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产值1200万元,其中实现线上销售额500万元,以后我们更要把延安辣婆姨辣椒酱推向全国。”
  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园区的有力支撑。从新企业落地时的关键助力,到在园企业成长中的全程护航,甘泉县工业园区正以系统性的服务理念和扎实举措,成为滋养企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产业沃土。
  郝红梅告诉记者,公司入驻园区后,在手续办理、资金争取等环节都有园区协调,包括寻找原材料种植基地时,园区积极对接市、县部门和乡镇,推动了项目的提前建成。
  不止辣婆姨食品有限公司,园区内的企业都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陕西新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纳豆生产销售的综合贸易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销售额实现了大幅跃升。2024年直播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达600万元,同比增长50%。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项目资金争取还是食品安全许可证申办,园区全程帮办,才让我们得以更快投产。”陕西新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武鹏鹏告诉记者,“依托园区支持,该公司积极拓展拼多多、抖音等线上销售渠道,去年产值达到11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可达2000万元,目前已有固定粉丝客户14万人,在纳豆市场稳步前行。”
  如今,甘泉县工业园区正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强磁场”,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已完成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速17.6%,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速13.7%,新增就业161人,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助力一个个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这些年,我们聚焦产业发展,从规划到服务,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打造适宜企业成长的生态。通过产业集聚让企业抱团发展,资源集约提高土地效益,功能集合完善承载能力,政策集成强化服务保障,就是要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甘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亚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准入退出机制,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效益。”
   县域发展向高
  今年6月,我市延川县工业园区、富县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命名为陕西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政策。
  自2018年富县延能化项目建成投产以来,工业发展为这座兼具“农业县”与“能源县”标签的县域注入全新活力。在产业规划谋篇布局上,富县明确了现代化工、新型电力、优质农特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定位。富县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平台引领与产业集聚作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
  “富县将以建设‘五集五区’新质工业园区为目标,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迈进,构建园区现代化发展新体系,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永智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我市15个工业园区全部升级为省级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省级审核全面通过。今年1—6月,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6.9%。
  从机器轰鸣的各类项目建设到科技创新的智能制造,再到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里繁忙有序,延安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