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开学综合征”怎么破?
——老师家长为新学期“入学困难户”支招
    ● 8月25日清晨,启航幼儿园老师正在迎新
  记者 叶四青 孙艳艳
  早上起床气太重,一提上学就烦躁……又是一年开学季,侵扰孩子的“开学综合征”又开始出现了,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抵触上学等。记者采访了部分教师、家长,为开学“入学困难户”支招,帮助大家积极应对“开学综合征”,用健康快乐心态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帮助孩子调节状态
  “孩子经过一个愉快放松的假期,身体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咱们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疏导工作。”家长郑晓娟说。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孩子可能会有“开学综合征”状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积极应对,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郑晓娟认为,家长应坐下来与孩子进行耐心沟通,允许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情绪和压力,对孩子表达倾听和理解。
  “娃娃嘴上说不想去上学,还是按时起床,自己整理东西,还不停地催我说要迟到了。”市民贺小娟观察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决定没收两个孩子的电子产品,买了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和书籍,帮助孩子收心。她建议,希望家长都放下手机,陪孩子锻炼身体、一起看书,督促孩子高质量完成作业。
   给孩子开学仪式感
  对新学期生活来说,开学的仪式感会给孩子带来庄重之感和学习动力。记者发现,开学第一天,不少学校通过迎新仪式、开学第一课等方法让孩子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清晨入学时,宝塔区桥沟中心小学门口树立了“你好新同学”拱形门,老师们在门下站成两排,用郑重仪式欢迎着孩子到来。同时该校还组织全校师生举办升旗仪式、观看党史短视频《十二》,让孩子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启航幼儿园的老师们扮演了孩子们喜欢的小丑、女巫、公主等卡通形象,用温暖的笑容话语欢迎着孩子们的到来,现场彩色气球花门温馨,泡泡飞舞,孩子们开心走进校园。
  仪式感也可以是学习计划。“可以和孩子谈谈理想,制定一个学期计划,让孩子对新学期有新期待。”家长李梅说。“调节生物钟,帮助孩子尽快进入上学的作息时间。”家长李文莉认为。
  刘容家的女儿在延安市新区第四中学上学,她说:“女儿在开学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沮丧、一说就不高兴等抵触情绪。但是毕竟是孩子,哄一哄慢慢就好。”
  购买文具可以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开学的氛围,告诉自己:“开学了,我要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了。”刘容带着孩子开启了一场开学前的开心购。“我们提前商议好钱数和购买的类别,可以多买些零食,但必须买一些开学要用的学习用品。孩子特别开心,不一会儿,就完成了这次愉快的购物。”刘容说,“贪吃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她在自己愿意干的事情中慢慢调节自己的情绪,我觉得就是对孩子‘开学综合征’的一种有效疏导。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给孩子时间应对
  延安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教授石梅认为,“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需要一周到两周的适应,然后一切就归入正轨了。只是需要给家长和学生一点适应的时间就可以了,本身开学第一周学习任务也不重,没必要太在意。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教科主任余晓东认为,首先要先和孩子、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产生焦虑等情绪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准方法去调节。其次,可以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孩子快速融入到温暖的大集体里。建立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朋友关系,让他(她)生活在温馨和舒适的环境里。再次,如果学习给孩子带来焦虑和压力,可以布置一些轻量性的学习任务,让孩子能够轻松完成,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作为老师来讲,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心;多从正面鼓励引导孩子,让孩子能与老师沟通,帮助解决孩子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经学校老师、家长积极引导和孩子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或症状持续存在,就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长期焦虑等,所以当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还需寻求专业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