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赵永峰)脱下军装仍是兵,乡村振兴再冲锋。近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动员座谈会,为即将奔赴基层的6名“兵书记”“兵队员”鼓劲壮行。这6名退役军人将进驻4个村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以军人本色为乡村振兴注入“硬核力量”。
座谈会上,政策解读环节率先为队员们“充电”。工作人员详细解读《关于进一步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通知》,从驻村职责、工作流程到保障政策,逐项梳理清晰,让大家带着“明白账”奔赴一线,避免“盲目上阵”。
“脱下军装还是兵,乡村振兴战场就是我们的新阵地。”表态发言环节,驻村队员代表的话掷地有声,引发全场共鸣。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有着多年军旅经历的史俊杰更是立下“军令状”:“我们全体队员会把‘冲锋在前’的部队作风带到村里,既要放下架子向老乡学、跟着实践学,更要把部队的纪律性、执行力变成帮老乡解难题、促发展的实效,绝不辜负组织和乡亲们的期待。”
“退役军人是乡村振兴的‘香饽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艳雨在会上坦言,退役军人经部队锤炼,政治硬、作风实、敢担当,正是基层需要的“实干型人才”。此次选派,既是发挥退役军人优势、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也是让军人本色在田间地头闪光的有力举措。
据悉,这6名队员“兵龄”跨度大、经验丰富——既有守过边防的老兵,也有近年退役的年轻骨干。虽然军旅经历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扎根乡村,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