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艺”起赴乡间 非遗赋新能
    剪纸美育课堂
    聆听熏画老师讲解

  近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烟火传薪”社会实践团赴富县,围绕非遗传承、美育实践与乡村振兴等主题,通过馆藏研学、非遗课堂和产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熏画的传承现状,实践团前往交道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开展研学活动。省级非遗传承人鲁跃芳现场生动展示了熏画的制作流程,并与队员们亲切交流。她表示:“非遗要‘活’下去,就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用画面讲述故事,为作品注入灵魂。”她的一番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也启发了他们对非遗创新路径的思考。
  实践团还先后前往鄜州博物馆、直罗镇战役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与地方历史的深厚底蕴;并深入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和“ 直罗贡米”核心产区胡家坡村,调研“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在太和社区,实践团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美育课堂。队员高涛分享说:“当孩子们亲手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传统文化已悄然化作他们记忆中的温暖底色。”随后,实践团还在社区“暖新驿站”进行公益彩绘创作,赢得了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文化调研与志愿服务,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和文化课堂。实践团负责人顾耘瑞表示:“我们将以实践为笔,赓续红色血脉,用青春力量续写文化自信的华章,为民族复兴贡献青年担当。”
  (记者 徐晓婷 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