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延安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
崔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延安时期,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延安精神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全面从严治党在价值理念、实践要求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深入研究两者的内在联系,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联系
  政治方向: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引领。延安精神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与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度契合。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新时代,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历史维度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党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守的“根”与“魂”。
  思想路线: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思想分歧。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同样以思想建设为根基,通过持续开展党的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不断破除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举措有的放矢。
  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宗旨,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延安时期,党通过“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了“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局面。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以整治“四风”为突破口,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斗精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也是党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封锁和自然灾害,党领导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培育了“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革命斗志。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打虎”“拍蝇”“猎狐”的反腐败斗争,到刀刃向内的深化改革,从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役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战胜艰难险阻,展现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
  延安精神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时代价值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延安精神的政治方向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例如,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立场不移、方向不偏。
  以思想建设为根基,深化理论武装实效。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表明,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新时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通过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专题研讨、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树立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在调查研究中把握客观规律,在改革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涵养清正廉洁生态。延安时期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精简文件会议、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让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求实效上;另一方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通过警示教育、家风建设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本色,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以纪律建设为保障,强化刚性约束效力。延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贯穿于革命实践始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执行,塑造了党纪律严明的良好形象。新时代,必须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同时,发扬延安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完善管党治党体系。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要通过制度建设转化为治理效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依规治党,构建起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为主干的党内法规体系。同时,通过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多元监督机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实践路径
  强化历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延安革命纪念馆、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梁家河知青旧居等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历史底蕴。通过编写党史学习教材、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开发“微党课”等方式,推动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将延安精神的学习贯彻与解决新时代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相结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例如,在民生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营商环境优化中整治吃拿卡要现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发挥示范引领,领导干部带头。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通过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带动全党形成“头雁效应”,使延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推进守正创新,增强时代活力。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在科技创新中弘扬自力更生精神,在乡村振兴中践行群众路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实事求是,使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蕴含的政治灵魂、思想精髓、价值追求和实践品格,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指引。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将其转化为管党治党的实际行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优异答卷。
  (作者单位:黄龙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