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胜利山下桑榆情浓
——吴起县全力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小记
  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温巧莉 徐志全
  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有人陪伴解闷、健康有医养保障、活动丰富添乐趣……这是许多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的期盼。
  当前,吴起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3.16万人,老龄化率21.6% 。面对“银发浪潮”,该县立足“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的群众意愿,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回报老人、邻里互助、多方协调”的养老新格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有温度的养老服务,奏响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和谐乐章。
  居家照护上门来
  365天守护“夕阳暖”
  “孩子在外忙,以前我一个人吃饭总对付,现在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做可口的饭菜,还陪我聊天,这服务太贴心了。”68岁的宗大爷提及居家养老服务,满是赞许。
  近年来,吴起县民政局构建“9073”养老模式——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逐步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2024年4月,该县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创新开展有偿低价上门服务,开启“养老不离家”的温暖实践。
  从助餐、助洁的生活照料,到助医、助行的健康保障,再到对低保老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准关怀,吴起县打造的“365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将养老难题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一个电话,工作人员便会及时上门,做饭、打扫、唠家常,全方位满足需求。
  截至目前,该服务已累计惠及老年人18388人次,其中烹饪助餐5686次,护理助洁3693次,精神慰藉3516次,健康助医5347次,维保服务146次,用细致服务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邻里互助破难题
  农村养老有“新招”
  在吴起街道金佛坪村马湾邻帮互助养老服务点,“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这种“以老助老”模式,正是吴起县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生动探索。
  针对马湾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吃饭难、照料难的问题,该县摒弃不切实际的大规模机构建设,立足农村实际,在组长魏彦发的支持下,将其闲置的2间房屋改造成邻帮互助养老服务点。服务点设置暖心文化墙、遮阳避水帐篷,科学划分餐厅与休息间,依托“10分钟步行互助圈”,满足老人集中助餐、日间休息及应急照料需求,直接解决12名老人的养老难题。
  同时,服务点构建“政府补、村集体添、邻里帮、个人出”的多元筹资机制保障运行,优先雇用本村劳动力提供服务,既解决了老人三餐之忧,又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我还能干得动,为长辈们做饭、打扫,是件有意义的事。”64岁的魏彦发说。
  81岁的老支书刘大爷便是受益者,儿女不在身边的他,不仅能在服务点吃饭,还能给行动不便的老伴带回热饭,“现在子女再也不用为我们吃饭的事操心了”。
  “我们就是要尽全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让社会和谐、老人满意、子女放心。”吴起县民政局局长蔺彦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养老事业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跨越,让吴起的“夕阳红”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