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游杨家岭革命旧址
宝塔区慧泽小学六年级(5)班 李惠昕

  假期生活多姿多彩,妈妈特地带我去杨家岭革命旧址,重温那段红色历史记忆。杨家岭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地方,它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也承载着无数英雄的奉献与牺牲。
  杨家岭原名“五家坡”,因明朝时期的兵部尚书、工部尚书杨兆才死后在山前建造10亩陵园,所以村民将村名改为“杨家陵”。1938年,党中央迁至此地后,因靠近山岭,最终将“陵”改为“岭”,成为现在的“杨家岭”。
  进入大门,我们来到了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曾在此召开。进入礼堂,看到主席台顶端有一句标语,上面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下方则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雕像。礼堂两侧挂着6个“V”形旗座,上面总共插有24面党旗。礼堂后墙悬挂着4个大字“同心同德”,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
  走出中央大礼堂,我来到了毛泽东旧居。这里有三孔简陋的窑洞,室内陈设十分简朴。靠墙处放着一张窄小的木板床;两侧立着两个陈旧的书架,漆色斑驳;房中有三张桌子,其中一张是毛主席的办公桌,桌面上可见一盏有着锈迹的油灯,一方砚台和几支毛笔。所有这些物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瞻仰完毛泽东旧居,我来到了当时毛主席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小石桌旁,就是在这里,他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一铿锵有力的声音,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最后,我来到了毛主席曾经耕种过的菜地。主席常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招待客人。站在这片菜地旁,我仿佛看见了主席劳动的身影。
  每一处遗迹,都让人在缅怀中汲取力量,激励着后来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站在这片浸润着红色血液的土地上,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交流,想象着当年一群群热血青年汇聚于此,他们的信念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黑暗,指引着方向,这份精神财富,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指导老师 白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