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的面条,刚出锅的包子,清爽可口的小菜……初秋的清晨,黄龙县城西社区麻地湾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老年餐厅里,银发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唠着家常,升腾出阵阵温暖热气。
“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总是简单对付几口。”70岁的李献丰老人端着餐盘,看着四菜一汤的午餐,脸上笑开了花。自老年餐厅开业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准时报到,“这里的饭菜干净又对胃口,还能和老伙计们拉拉话,不光肚子吃得暖,心里更暖。”
黄龙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原介绍,餐厅2024年完成升级改建后,容纳量从30人扩至50人,地面也做了防滑处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不管刮风下雨,都得让他们吃上热乎饭。”李原说。
更让老人们惊喜的是今年的新变化。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原本8元的午餐费用减免3元,如今只花5元就能吃上四菜一汤,早餐4元的标准也保持不变。“比自己买菜做饭还划算,政府是真把我们老人的事放在心上了。”刚打饭回来的张大爷感激地说。
在这里,老人们的幸福感早已超越了一碗“暖心饭”的范畴。图书室里,报纸杂志总被翻得温热;活动广场上,太极扇舞每日准时开场——这些免费开放的设施,成了老人们日常消遣的好去处。助餐、助洁、助医等十项服务一站式覆盖,把生活里的琐碎需求打理得妥妥帖帖。此外,今年新投入使用的电梯更解了老人们的上下楼难题,以往爬两层楼得歇三回,如今摁键就能直达活动室。如今,这座占地2.5亩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天接待老人50人次,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乐园”。
站内“一站式”照料贴心周到,上门服务更将暖意送到老人心坎上。
“李伯伯,我们来给您测测血压、打扫卫生啦!”8月15日,居家助老员宁春艳敲开李建国老人的家门,熟练地拿出血压仪。
宁春艳介绍,对于行动不便、独居的特殊困难老人,服务站每月至少会提供2次免费上门服务,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全方位守护老人的晚年生活。此外,还定期组织的免费理发、健康讲座等活动,更是让老人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
小小服务站,承载大民生。近年来,黄龙县不断完善养老体系,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旅居养老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与便利,让他们安享晚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6个城区日间照料中心、35个乡镇幸福院,从一餐热饭、一次陪伴到全方位照料,用细致服务托起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夕阳西下,麻地湾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活动广场上,路灯次第亮起,老人们的谈笑声穿透暮色。从餐厅里的热饭到广场上的欢颜,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牵挂与温度,不仅见证着黄龙县让“养老”变“享老”的实在行动,更稳稳托举起老人们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