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6日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
高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伟大斗争进行系统阐述,将伟大斗争置于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关键位置。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发出的时代号召。本文旨在从思想渊源、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更加深刻的领悟这一重要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总结了党的百年斗争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斗争性是客观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和重点,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的精髓,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老子的辩证思想中对立双方相辅相成的关系与矛盾斗争的基本内核相通;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中蕴含着古代先民自强不息、勇于斗争的精神基因。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变法、改革甚至起义与革命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着的敢于否定、创新求变的斗争意识。这些思想与理念传承千年,指导着新时代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力拼搏。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始终贯穿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党的百年斗争史诗,不仅锻造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更用历史证明,唯有发扬斗争精神,锤炼克敌制胜的斗争本领,才能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书写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从“斗争是什么、为谁斗争、靠谁斗争、怎样斗争”四个维度,深刻阐明了斗争的核心要义,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斗争是什么”,讲的是斗争的本质论。习近平总书记用“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界定了斗争的本质,它是积极状态、硬朗作风和使命担当三者的统一。“为谁斗争”,讲的是斗争的价值论。斗争的价值指引着我们为斗争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靠谁斗争”,讲的是斗争的主体论。在进行伟大斗争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干部队伍作为连接“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关键纽带,还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领导干部的单打独斗。还要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群众基础,坚持走群众路线。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由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是要加强思想淬炼,坚定斗争定力。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锻造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才能在复杂斗争中站得稳、斗得赢。二是要加强政治历练,磨炼斗争意志。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在基层历练中、在实际工作中、在服务群众中加强政治历练,磨炼斗争意志,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三是要加强实践锻炼,增强斗争能力。党员干部的斗争能力不是抽象的素质,也不是自然提高的,而是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是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复杂局面过程中,由斗争决心和勇气转化而来的。四是要加强专业训练,提升斗争实效。加强专业训练,是党员干部锻造过硬本领、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以专业能力为矛、以精准施策为盾,才能练就“一招制胜”的硬功夫,确保在复杂斗争中精准破题、决胜攻坚。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需要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思想,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斗争经验,对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将其运用到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当中,就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丰富斗争经验。
  (作者单位:渭南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