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预制菜因为一些网络红人和知名餐厅的“撕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热议。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诸多不满与诉求。
当然,一直有人以国外预制菜的普遍和健康为例,质疑国人对预制菜反应强烈的原因。但是他忘了,国人对中餐、对“锅气”的执着,某种意义上,“锅气”正是中餐的灵魂所在。“锅气”是什么?是烧得冒烟的铁锅,是食材下锅瞬间的呛香味,是饭菜上桌时还在滋滋作响的油光。这“锅气”,是奶奶和外婆的小厨房,是爸爸妈妈的颠勺表演,是刻在国人记忆里的味道,是我们离不开的烟火气。
而现在,想要在外面吃到这份难得的“锅气”,你得寻那些不起眼的小店,口味要求可以随便提,但你也得接受他等待时间长、菜品不一定齐全的缺点。现点现炒,那香味能从厨房飘到店外,坐在这样的小店,不论是厨师还是老板、服务员,连顾客身上都会沾染一些油烟味,但这热气腾腾不正是中餐馆的样子么?
群众并非不能接受预制菜。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凭借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满足了很多人在忙碌时对于美食的需求。大家真正不能接受的是虚假宣传,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所购买的食物的真实情况,在宣传过程中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所提供的菜品是预制菜,而是让消费者误以为是现炒的新鲜菜品,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大家反感的根源。
中餐的“锅气”,预制菜的冰冷无法替代。希望餐饮行业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守护好中餐的“锅气”,守护好我们热热闹闹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