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筑巢引凤 情暖兵心
——黄龙县蹚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路
  记者 杜音樵 李勇锐 通讯员 王姣 陈子龙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就业创业关系着广大退役军人切身利益。近年来,黄龙县针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题,依托黄龙渔业休闲小镇打造了高标准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改变了主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军地共同构建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该县石堡镇梁家河村的退伍老兵侯延银,1981年退伍后一直在家务农。在村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他参加了养殖技术培训,如今在村上渔业休闲小镇的养殖车间有了稳定工作。
  “退伍后我一直在家务农,多亏了这几年县里推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我学习了养殖技术后就被分配到养殖车间干活,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侯延银笑着说。
  近年来,石堡镇梁家河村依据黄龙渔业休闲小镇的资源优势、产业布局、技术力量和场地设施,按照“一站三区”的工作思路,即老兵人才站、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区、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区,打造了集技能培训、就业服务、项目孵化、创业引导等功能于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依托基地成立了“老班长工作室”,吸引了13名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退役军人参与基地建设运行,并在基地醒目位置设置标识标牌,提升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村民群众的认同感,有效解决了军民联系不紧密、双拥工作载体形式单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等问题,成为全县双拥工作的“强力引擎”。
  在石堡镇梁家河村,不止侯延银一名退伍老兵。该村依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发了钓鱼裁判、保洁、养殖技术等就业岗位,累计为村里9名老兵解决了就业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老兵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强说。
  退役军人能找到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就业信息很重要。近年来,黄龙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国家安置政策,已先后将10名退役军人安置到县城事业单位工作。对于自主就业的退役军人,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适应性培训,确保退伍军人工作有保障。黄龙县圪台乡马场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是一名60多岁的退役军人,退伍后,县里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创业扶持,不仅帮忙申请了农业补贴和低息贷款,还安排他参加专业的蔬菜种植培训,从选种育苗到病虫害防治,专家手把手指导,让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 说出去很多村民都不信,平时我拿着优待证去农资店采购化肥、种子等农产品都能享受优惠,大大减轻了自家种植成本,咱这心里暖乎乎的。”荆发明说,虽然脱下军装多年,但军人的本色从未改变。在种菜过程中,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控蔬菜品质,就像在部队完成任务一样一丝不苟。遇到周边农户不懂种植技术,他也会主动分享经验,带领大家一起科学种菜。
  在促进退役军人就业的同时,黄龙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还开展走访慰问,用心倾听退役军人呼声,深入开展常态化走访联系优抚对象工作,服务中心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乡镇,同时联系退役军人2人以上,每年至少联系4次,常态化做好沟通联系、感情联络、帮扶解困、心理疏导、思想引导等工作。对全县7个乡镇52个行政村(社区)的45名退役军人和258名优抚对象进行了普遍走访联系。
  “在退役军人安置和后勤保障方面,服务人员都非常热情周到。我既是伤残军人,又是参战老兵,还立过二等功,工作人员对我非常重视。”退役军人黄新奇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服务不止在逢年过节的慰问金里,平时只要我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全力以赴解决,让我非常感动。”
  据了解,黄龙县现有60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截至目前,共计为1263名退役军人申领了优待证,位列全市前列。同时,出台了8项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全力落实退役军人优抚优待政策,发放抚恤补助258人共计335.4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24.36万元,医疗补助180人6.5万元,为3名残疾退役军人补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0.93万元,为19名困难退役军人兑现关爱帮扶专项基金4.64万元,为1名二等功、14名三等功、73名四有士兵送去牌匾,发放慰问金共计3.89万元,切实维护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