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旭东
夜幕降临,安塞区白坪街道三里村灯火通明。新修的侧铺砖道路平坦宽阔,太阳能路灯沿路延伸,孩子们蹦跳着走在上学路上……村民白塞军站在家门口,脸上洋溢着笑容:“路通了,心也亮了。”这条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愁心路”,如今成了连接幸福生活的“快活路”。这背后,是安塞区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区农综中心紧扣“千万工程”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制度护航、精细管理、实干担当,持续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强化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把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真正把“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该中心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党风廉政文化长廊,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在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坚持“村民议事、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助力振兴”原则,修订完善资金管理细则,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在项目推进中,该中心创新推行“四级把关”机制,落实“一个重点、两个坚决、三个优先、四个必须”要求,实行“三公开三监督三增强”和精细化档案管理,确保项目建在群众心坎上。
2024年,三里村道路硬化项目仅用20天完成,硬化道路1792平方米,安装安全护栏404米,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白塞军感慨:“以前车进不来,房子无人问津;现在有人来租、来买,生活有了奔头。”白坪街道财政所所长雷暾说:“这条路,是孩子的‘快活路’,更是民心路。”
2023年至2025年8月,该中心累计实施一事一议项目196个,硬化道路203.3千米,修建过水桥27座、文化广场580平方米、排洪渠1.36千米,浆砌石护坡5871立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64盏,覆盖全区98%以上行政村,惠及群众14.9万余人。高桥镇南塔湾、镰刀湾镇刘家河等村群众自发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我们坚持前期勘察严、过程监督严、项目验收严。”该区农综中心副主任野金龙表示,“每一个项目都要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该中心还成立专项股室,加强对镇(街)财政所业务指导,三年来纠正不合规账务86项,推动村干部工资由季度发放改为按月发放,有效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实干赢得口碑。2023年至2024年,该中心连续获评区财政局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2024年荣获区“文明单位”称号。三年来,形成调研报告5篇,27篇报道在省、市、区平台刊发,多项经验被《陕西财政简报》收录。
小改革撬动大民生,小投入换来大幸福。一条条道路畅通出行,一盏盏路灯照亮夜晚,一座座广场丰富生活。安塞区农综中心主任李天宏表示,中心将继续以实干为笔、以民生为墨,奋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