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红艳
9月16日至18日,中国医科大学专家团再度走进革命老区延安,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和甘泉县人民医院开展大型义诊与医疗交流活动。这支由9名顶尖专家组成的“国家队”,涵盖重症医学、产科、风湿免疫、眼科等重点学科,通过精准诊疗、临床带教与专题讲座,3日间惠及群众超过300人次,为老区医疗注入“硬核”技术支撑。
“家门口看名医”:300余名患者获精准诊疗
义诊首日清晨,市医院门诊大厅已排起长队。“金实教授一眼就看出我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问题,还手把手教我调胰岛素剂量。”家住宝塔区的张大爷拿着病历,对内分泌科专家赞不绝口。消化内科林连捷教授的诊室内,农民李大姐紧握其手连声道谢:“不仅查得细,连后续治疗都帮我安排明白了。”据统计,此次义诊患者中50%为老年慢性病患者,30%为妇女儿童。介入放射科畅智慧教授为多名肿瘤患者制定微创治疗方案,让患者感慨“终于不用奔波外地求医”。从血糖调控到肿瘤微创,专家们以“国家队”水准的诊疗能力,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授人以渔”:18场培训筑牢学科根基
“比起治病,更要帮老区医生建立科学诊疗思维。”专家团将“技术带教”作为核心任务,深入临床一线开展18场专题培训,覆盖286名延安医务人员。重症医学科张晓娟教授以《重症感染诊疗思维》和《新冠重症病例分析》两场讲座,从病原学推断到抗生素选择,从入院评估到治疗调整,为基层医生搭建系统化诊疗框架。“过去凭经验用药,现在学会了用循证医学制定方案,这是质的飞跃。”重症医学科魏亚强感叹道。
产科副教授刘晶的“胎儿血流监测”培训,通过临床数据与案例解析,让当地医生掌握多普勒监测在胎儿窘迫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刘教授教的解读技巧,有望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20%以上。”产科王主任兴奋地说。眼科华瑞教授则以3场讲座系统解读眼底病诊疗新进展,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不仅传授技术,更强调“影像思辨”能力。“这些思路能帮我们在眼底病诊治上实现突破。”眼科王主任表示。
“红色传承”:深化合作守护老区健康
“延安是中国医科大学的根,服务老区是我们的使命。”带队负责人王溪原动情地说。作为1935年诞生于延安的红军卫生学校传承者,中国医科大学自2020年起已连续多年组织“红色义诊”,累计派出专家近百名,惠及群众超过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