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回忆我的父亲
崔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9月4日,我的父亲因病与世长辞。从此,世上少了一位好父亲,我的心里也变得空荡荡的,少了一份稳妥的依靠,却多了无尽的深深思念。
  父亲这一生,过得很不平凡。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和弟弟妹妹的心里,他就是无所不能、百折不挠的大英雄。从陕北偏僻闭塞的农村,到落户革命圣地延安,他凭借一己之力,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用双手托举了整个家庭,让我们三兄妹得以长大成人,在不同的岗位从事各自的工作。
  我们生活在子洲县老君殿镇南坬村,离最近的乡镇要走15里路。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村小学教书。教书之余,他还要营务地里的庄稼;隔三岔五,还要走路到镇里去买家里必需的生活品。无数个日升月落的平常日子,父亲不是在教室里用心教学,就是在地里辛勤劳作,或者走在乡镇来回的路上。
  就这样,父亲和母亲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他俩经年累月辛勤付出,努力营造出一家五口人幸福温馨的家庭。
  后来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父亲教学种地所得,已经无法支撑那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小口。无奈之下,父亲带着我走出农村,去青化砭周围从事油漆工艺,母亲带着弟弟在家里种地。一家人就此分别,只有在过春节时才能团聚。
  还记得父亲第一次带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只有5岁。父亲牵着我的小手慢慢走出村里,母亲抱着3岁的弟弟站在脑畔上深情遥望。我因为不想离开妈妈在默默地流泪,父亲因不想离开家庭走得很慢,可以说一步三回头。那种亲人离别的滋味,非常不好受。
  那时候的离别,春节时还能团聚。可这次和父亲离别,一别永别,再难相见。这种痛苦,撕心裂肺,痛入心扉。
  父亲带着幼年的我在外面讨生活。如果遇到有人家新做了家具,需要油漆,我们就有吃有住;如果遇不到这样的家庭,那就只能不断地朝前走,一个村一个村的找活干——其实和流浪差不多。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天上下着小雨。父亲没找到活。我们走到一个村里,那个村边有一条小溪。我走得实在太累了,就让父亲背着。雨渐渐大起来了,父亲背上背着我,手上拿着油漆和工具,一个人承担着所有负累。父子俩就这样在雨中孤独地前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方是哪里,我根本不操心。因为有父亲在,我什么都不怕。
  这个场景这段时间在脑海中反复出现。回首往事,难掩伤痛,总觉得时光过得太快了,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父亲那宽厚温暖的后背,再也依靠不上了。那些温馨的团聚时刻,也再无法回去了… …
  后来家里添了妹妹。为了让我们兄妹三人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1992年,父亲带着我们全家来到延安市宝塔区,租住在凤凰山脚下棉土沟的一进两间平房里。我们在这里一住就是5年,直到我1997年考入河南大学,全家才搬到另一个地方。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父亲在延安没有任何依托,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奋斗,养活我们全家。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我们兄妹三人的学杂费等,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子,父亲早出晚归四处找活干。
  尽管干活辛苦,有时候看起来很疲倦,但父亲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显示出来。他总说只要努力干活,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兄妹三人努力学习,将来学有所成,他和母亲就是再怎么辛苦,心里也会感到高兴的。
  3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现在依然在耳边回荡,但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
  就是在这种没有外援、孤军“作战”的艰难情况下,父亲仍然鼓励我们要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如果有夏令营就要积极参加,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延安之后,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到北京、苏州、杭州等地去参观旅游。这背后的花费,需要父亲多少个披星戴月的辛苦,才能换得回来啊!
  一转眼,我们都长大了。我大学毕业到浙江台州工作,妹妹去了沈阳从事中医,弟弟在西安以及周边做些事情。父母依恋故土,又回到老家的小山村里,田园耕种,平淡生活。
  尽管一家人聚少离多,但团聚在一起时,分外开心。父母亲陕北信天游唱得很好,那是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听到大的美好音乐,每次团聚都会唱,我们全家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现在,全家少了最重要的父亲,再也不能听到父亲那深情的信天游了。
  去年3月份,弟弟妹妹还陪父母登了一回西岳华山,圆了父母多年的“华山梦”,也尽了为人子女的孝心,留下很多美好的照片。当时我因工作繁忙,没有回去,现在想来,深深地后悔。什么样的工作,能比得过家人团聚,一起登华山呢?这个遗憾,今生难以弥补。
  去年4月25日,父亲突发脑溢血,到老家绥德的医院做了造影手术。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情况基本好转,可以走路唱歌,基本和往常一样了。后来在院子里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急转直下,情况越来越不好。
  9月1日上午,接到妹妹电话,父亲情况不好,抓紧回来。赶快交接工作,当晚即刻出发,马不停蹄昼夜赶路。2日上午赶到父亲身边时,他已经没有了意识。但父亲分明感知到我的归来。当我流泪呼唤“父亲”的时候,我分明看到,父亲的眼角也有泪水流出。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心中的难受和万千不舍,翻江倒海,无以言表… …
  以前多少次千里奔驰,是为了团聚;唯有这次千里奔驰,却要分别。而且一别永别,再难相见。
  也许,父亲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现实中不在了,但他又无处不在。希望在梦中总能感知到父亲的期待和关怀。
  敬爱的父亲,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