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
破壁下沉,画出百姓“健康圆”
——延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让群众享有优质高效健康服务
  记者 方大燕 李娜 齐心
  清晨的延安市人民医院多学科会诊室里,气氛严肃而有序。CT诊断科、肿瘤血液科、病理科、麻醉科等7个科室的专家围坐一圈,共同研判一位腹痛患者的病情。
  “患者腹痛月余,伴凝血功能异常与贫血,且存在明显梗阻症状,病情复杂需综合施策。”普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王伟汇报后,肿瘤血液科主任张福林建议:“优先手术解除梗阻,术后再依据病理结果制定精准治疗方案。”麻醉科主任医师苏鸿莉补充道:“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及营养状况,定制个性化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方案。”
  约一小时后,一套科学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便敲定。患者家属杜成进感慨道:“以前看病要自己跑多个科室,如今专家围着病人转,不仅少走了冤枉路,更叫人心里有底。”
  延安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张华秦介绍,自2024年4月推行MDT(多学科联合诊疗)以来,医院每月开展50至60例疑难危重患者会诊,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医疗资源,诊疗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该院副院长路丕周表示,未来将依托基因检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线上MDT平台,建立诊疗数据库,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宝塔区人民医院透析科,主治医师梁艳正熟练地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以前这项技术只能靠资料学习,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指导,终于能独立操作了。”她笑着说。
  这份进步源于延安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2024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正式挂牌运行,作为集团总院,选派15名高级职称专家驻点宝塔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安文军便是其中一员。
  “我们不仅要解决疑难病症,更要为基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安文军说。如今,宝塔区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幅提升,患者蒋女士说:“在这儿透析,有市人民医院专家把关,费用低、报销比例高,太方便了!”
  在吴起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患者家属蔺彦彩紧紧拉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高春燕的手,详细询问孩子皮肤过敏的饮食注意事项。作为吴起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院已引进省级三甲医院团队18个、市内专家团队8个。
  “我们已建成16个省市级重点专科,打造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构建起县域内急危重症救治快速通道。”吴起县医共体总院副院长袁新介绍道。 
  走进黄陵县隆坊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项目有序开展。“我们通过中医进社区、进村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与适宜技术。”副院长苏涛说。黄陵县还在15个重点村建成中医阁,配备专业中医村医,储备120余种常用中药材,构建起“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我颈椎不好,以前看病要跑很远,现在中医阁就在村里,又经济又方便。”阿党镇丁村村民高怀生说。
  在延川县乾坤湾镇枣洼村,村民马瑞祥对“流动医院”赞不绝口:“以前去镇上买药要走一整天,现在卫生院上门服务,看病、买药不用跑远路了。”
  自2017年起,延川县创新推广“流动医院+流动药房”模式,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流动医院车,车上装有便携式彩色B超机、心电图机等诊疗设备,还储备上百种常用药品,为偏远山村留守老人、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如今,延安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与县域医共体已实现全覆盖,智慧医疗加速落地,居民健康素养提前达成2030年目标。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胡生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临床专科建设、完善双向转诊机制、优化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