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秋阳,把延川县大禹街道白家硷村的田野晒得暖融融的。此时正是红薯丰收的时节,田埂间、垄沟里,处处是村民弯腰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薯香满田的喜人景象。
  拔红薯藤、犁保温膜、挖红薯……村民邓军正和乡亲们一起在红薯地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二,起!”大伙弯腰攥紧红薯藤,稍一用力,一个个圆润可人的红薯便从垄沟里翻滚而出。
  “我们白家硷的红薯品质一直很好,我今年种了20多亩,亩产大概四五千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5元计算,总收入能达到10万元。”邓军一边整理刚挖出来的红薯,一边兴奋地说。
  据邓军介绍,他今年种植的红薯都是白玉红薯。“这个品种的红薯品相好,软糯香甜,而且口味不挑人群,老少皆宜。”他随手拿起几个刚出土的红薯向记者展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白家硷村,像邓军这样依靠种植红薯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该村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特别适合红薯生长,产出的红薯品质优良,在周边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种植红薯产业,已成为驱动白家硷村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今,红薯产业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而且还打开了村子的“知名度”,成为驱动全村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对于红薯的销售,白家硷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杜梦丹有着清晰地规划:“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同步推进销售。线上主要依靠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线下则与各大商超合作开展团购活动,多措并举把我们村的优质红薯卖得更好、更远。”
  夕阳西下,晚风轻拂,田野里的红薯清甜混着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慢慢散开。这股带着希望的香气,掠过丰收的田野,载着村民们对好日子的憧憬,飘向更远的地方。